梨花瓣

第一章 开头的几个问题第6节 《石头记》开始于天聪九年(3)

来源:原创/搜集 发布:开元 16
男主角皇太极

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十月二十五日——努尔哈赤第八子阿巴海入世,后改名皇太极。皇太极是清太宗,即《石头记》中神出鬼没的幽灵“一僧”也。

皇太极乃清太祖的皇后孟大姐姐所生。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秋九月,皇后由哥哥纳林布禄亲自送嫁。孟大姐姐贤惠温柔,知情达理,宽厚仁慈,嫁给努尔哈赤时只有14岁,婚后五年才生了皇太极。

清太祖努尔哈赤(贾代化与贾代善)有十多个儿子,长子诸英早年被父处死,次子代善老实诚挚,第八子皇太极(贾赦)最聪颖,清太祖努尔哈赤立皇八子为太子。另外还有三子亦非常骁勇,一名睿亲王多尔衮(贾政,有时是贾琏),一名豫亲王多铎(贾蔷),一名英亲王阿济格(贾蓉)。后来入关定鼎,全仗此三人之力。努尔哈赤驾崩之后,皇太极迫使大妃阿巴亥为父汗殉葬,答应厚待她的三个儿子(阿济格、多尔衮、多铎),顺利登上了汗王的宝座。皇太极于天聪九年获元顺帝的传国玉玺,次年将后金改为清朝,将女真族改名满族。皇太极将孝庄的姑姑哲哲大福晋册封为清宁宫孝端文皇后,将孝庄的姐姐册封为关雎宫宸妃,将孝庄册封为永福宫庄妃(后来为孝庄文皇后)。关雎宫宸妃死于崇德六年,《石头记》里是早

皇太极

期的薛宝钗。孝端文皇后死于顺治五年,在《石头记》里是早期的贾母与王夫人。在第十七回元妃省亲时,“贾妃满眼垂泪,方彼此上前厮见,一手搀贾母,一手搀王夫人,三个人满心里皆有许多话,只是俱说不出,只管呜咽对泪。”——此处的贾母与王夫人即隐射姑姑孝端文皇后,而贾妃隐射孝庄文皇后。

《石头记》中的一僧、贾雨村、贾赦、秦可卿、秦业、秦钟、大狗等都从不同角度与不同场合隐射过皇太极。贾雨村、贾政、贾琏都从不同角度隐射过睿亲王多尔衮。贾蔷则隐射配角豫亲王多铎。贾蓉隐射英亲王阿济格。

《石头记》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借秦钟入“家学”读书,回忆了天命年间,皇太极(秦钟)从幼年起,就受到了良好的汉学教育,从师于大学士范文程(贾代儒)。第八回原文加注:

次日醒来,就有人回:“那边小蓉大爷带了秦相公来拜。”宝玉忙接了出去,领了拜见贾母。贾母见秦钟

形容标致,举止温柔,堪陪宝玉读书,心中十分欢喜,便留茶留饭,又命人带去见王夫人(孝庄妃)等。众人因素爱秦氏(皇太极),今见了秦钟(皇太极)是这般人品,也都欢喜,临去时,都有表礼。贾母又与了一个荷包并一个金魁星,取“文星和合”(夫妻和合)之意。又嘱咐他道:“你家住的远,或一时寒热饥饱不便,只管住在这里(因为是一家人),不必限定了。只和你宝叔在一处,别跟着那些不长进的东西们学。”秦钟一一的答应,回去禀知。

注解:

贾母(孝庄妃)与秦钟(皇太极)是夫妻关系。作者怕读者不明白,就让“贾母又与了一个荷包并一个金魁星,取‘文星和合’之意。”——“荷包”隐射孝庄妃的身份。“金魁星”乃是坐后金王朝第一把交椅的皇太极。“文”隐射孝庄文皇后。“星”隐射天命朝太子皇太极与后来的清太宗。“文星和合”隐射孝庄与皇太极要夫妻和睦。此处,演员的辈数与所隐射历史人物的辈数混乱了,为的是蒙蔽清廷,但文理与逻辑不乱,希望读者不要被蒙蔽了去。

《石头记》第八回原文加注:

他父亲秦业(努尔哈赤)现任营缮郎,年近七旬,夫人早亡。因当年无儿女,便向养生堂抱了一个儿子并一个女儿。谁知儿子(先立的太子诸英)又死了,只剩女儿(后立太子皇八子皇太极),小名唤可儿(秦可卿),长大时,生得形容袅娜,性格风流。因素与贾家有些瓜葛,故结了亲,许以贾蓉为妻。那秦业(努尔哈赤)至五旬之上方得了秦钟(第八子皇太极)。因去岁业师亡故,未暇延请高明之士,只得暂时在家温习旧课。正思要和亲家去商议送往他家塾中,暂且不致荒废,可巧遇见宝玉这个机会,又知贾家塾中现今司塾的是贾代儒(范文程),乃当今之老儒,秦钟此去,学业料必进益,成名(登基为天聪大汗)可望,因此十分喜悦。只是宦囊羞涩,那贾家(真爱新觉罗家)上上下下都是一双富贵眼睛,少了拿不出来,儿子的终身大事,说不得东拼西凑的恭恭敬敬封了二十四两贽见礼(两个十二分尊重),亲自(不耻下问)带了秦钟,来代儒家拜见了(礼贤下士)。然后听宝玉上学之日,好一同入塾。

注解:

此处是三代历史人物同台演出,读者一定要明白,不要让演员的辈数与演员的性别蒙蔽了眼睛。朝廷检察官一定不明白,误认为是作者东拉西扯信口胡说,误认为秦业(努尔哈赤)是个穷光蛋才好。

这就是所谓“过去未来,莫谓智贤能打破;前因后果,须知亲近不相逢”。

女主角孝庄

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二月初八——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出生于蒙古科尔沁部。孝庄即《石头记》中所谓的大荒顽石。《石头记》第一作者空空道人说她是女娲氏炼石补天弃置不用的一块“废品”,但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却是元顺帝的后人,皇太极的妻子,清朝入关后的开国女皇,因此成为元顺帝废玺大荒顽石的化身,又是大清国传国玉玺“通灵宝玉”的化身。

“石头”(孝庄文皇后)既指大荒顽石(元玺),又指通灵宝玉(清玺)。她是满蒙政治联姻的象征。又是满洲八旗与蒙古八旗军事联合的象征。她是清朝两个儿皇帝的擎天柱石。

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四月,满蒙双方约定,科尔沁蒙古莽古思贝勒的女儿博尔济吉特氏哲哲出嫁皇太极,努尔哈赤命儿子带领盛大的仪仗队前往蒙古迎亲,在辉发扈尔奇山城举行了隆重的婚礼。博尔济吉特氏哲哲端庄美丽,举止文静,聪慧谦和,落落大方,让上上下下敬重赞誉。《石头记》里的贾母,被新红学家誉为“天下第一祖母”,不是没有道理,但她并非隐射江宁织造曹寅的妻子、“从六品州同”曹天佑的祖母,而是隐射皇太极的这位孝端文皇后、顺治皇帝的嫡母。博尔济吉特氏哲哲在顺治六年四月就死了,后来的贾母不再隐射她了,改而隐射康熙皇帝的祖母、顺治皇帝的生母——孝庄皇太后。但贾母的性格特征始终隐射这位博尔济吉特氏哲哲。皇太极称帝崇德皇帝,首先册封哲哲为皇后。在皇太极掌权的17年中,哲哲皇后在后宫一直占有最崇高的地位。遗憾的是,哲哲皇后没有儿子,只有三位女儿,都嫁给了蒙古王公,都没有进入《石头记》。

赞赏二维码

赞赏二维码

发表评论 (已有0 条评论)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