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有为之心悟苦乐生死循自然之道得自在逍遥 无为无苦

来源:搜整
发布:朱达
2025-09-16
热度:8
哲悟

破有为之心悟苦乐生死循自然之道得自在逍遥 无为无苦

先生,人生在世,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皆为苦楚,敢问此苦从何而来?当以何道处之?问得好,人生最大的痛苦非形骸情欲,乃苦于 “有为之心”。世人不知道本自然,偏以智巧分别苦乐,以执念拘限生死,恰似春蚕作茧,自缚于 “我” 之牢笼。

你看,这天地苍天何曾开口说话?四季照样运行,万物照样生长,它何时把 “生” 当作喜悦、把 “死” 当作悲伤了?日月交替,阴阳变化,苦与乐如同昼夜轮转,生与死如同草木枯荣,本就是 “道” 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体现。

从前黄帝向广成子问道,广成子言:“我曾听说无视外物,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自正性命。” 无听杂声,抱守精神归于宁静,身体自然会端正。必须保持内心清净,不使身体劳累,不使精气动摇,才能体悟生命的真谛。这并非追求 “长生不老” 的法术,而是领悟 “不生不死” 的道理。

世人贪生畏死,以生为德,以死为凶,却不知 “出生入死”。《道德经》有云:“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皆因 “益生” 之厚也 —— 过度追求生命的增益,反而让自身陷入危险。若能 “损之又损,复归于无”,便如《道德经》所讲:“吾所以有大患者,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至于情欲的困扰,就像江河的水,堵塞它就会泛滥,疏导它才会平稳。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世人追逐外在的欲望,如同飞蛾扑火,怎么会不痛苦?但如果能 “致虚极,守静笃”,做到 “虚其心而实其腹,弱其志而强其骨”,方能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譬如婴儿之未孩,不知美丑、不识爱恨,却得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的境界 —— 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这便是 “自然” 的最高境界。

上一篇:最简单的相对论解释 看完立刻明白 人类对宇宙一无所知

下一篇:邪门禁忌-死都不要碰的 4 个邪门禁忌 凡战者 以正合 以奇胜

你有爱心打赏我有激情创作

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

微信打赏二维码

扫码打赏

微信扫描 感谢支持

凡打赏100元可成为本站金牌会员享受人工服务 人工服务项目若干 可接受私人定制等 咨询15896680811

最近支持 随机显示

用户头像 昵称:大***
¥1.00
用户头像 昵称:大***
¥1.00
用户头像 昵称:梨***
¥5.00
用户头像 昵称:吴***
¥1.00
用户头像 昵称:开***
¥5.00

评论区

已有 0 条评论

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