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民间十个故事及背后的哲理阐述 传递人生智慧与处世道理

来源:搜整
发布:孙玉兰
2025-09-09
热度:11
哲悟

故事一:有一个人买了一箱鱼,由于天气太热了,有的鱼都坏了,他觉得扔了很可惜,就每天挑烂鱼吃,最后他吃了一箱子烂鱼。有人对此做了一副对联,上联是 “放着好的吃烂的”,下联是 “吃了烂的烂好的”,横批 “永远吃烂的”。阐述的哲理:人生就像在吃鱼,如果只盯着烂人烂事不放,每天去想自己过去的痛苦和现在的忧伤,那么痛苦的只有现在的你自己。


故事二:有一个人去拜菩萨,拜完后对菩萨说:“我也想当菩萨”,没想到菩萨说:“行,但我有一个条件,就是无论你遇到了什么事都要和我一样不许开口说话。” 这个人一听就说:“那这有何难?” 于是两个人就换了角色。这一天大殿里来了一个有钱人,磕完头钱包掉了,那个人想提醒他,可是一想 “我不能开口”。紧接着又来了个穷人求菩萨赐给他钱救救他的孩子,这一磕头就看到了地上的钱袋子。穷人以为菩萨显灵,那个人想说 “不是菩萨显灵,而是那个富人落下的”,但是他一想 “我不能开口”。又过了一会又来了个渔夫求菩萨保佑他平安出海,没有风暴。正当这个渔夫拜完之后要出去的时候,被前来找钱包的那个富人给拦住了,那个富人怀疑是渔夫拿了他的钱包,两个人就纠缠在一起准备动手。此时这个人再也看不下去了,他大喊一声 “住手”,然后就把这个事的真相告诉了富人。这个时候菩萨就对他说:“你以为你开口就主持公道了吗?因为你开口说话,穷人的救命钱没了,富人行善的机缘也没了,渔夫出海正好赶上了风浪,性命没了,这是在造孽。如果你不开口,穷人的孩子有救了,富人积德了,渔夫因为富人的纠缠无法按时出海,就躲过了风暴,至今还活着。”阐述的哲理:沉默是金,三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静观其变是一种能力,学会闭嘴更是一种智慧。


故事三:小鸡问母亲 “能不能别下蛋了陪我玩”,母亲说 “不行,我要工作”。小鸡说:“你已经下了那么多蛋了”,母亲意味深长地跟小鸡说:“一天一个蛋,菜刀靠边站;一月不生蛋,高压锅里见。” 阐述的哲理:生存是因为你创造了价值,淘汰是因为你失去了价值。过去的价值不代表未来,所以每一天都要努力。


故事四:有一个财主把大、中、小三块西瓜摆在一个年轻人的面前,他问:“如果三块西瓜代表不同程度的利益,你会选择哪一块?” 年轻人想都没想伸手就拿了最大的一块大口吃了起来,再看看财主,他直接选了最小的那一块,三下五除二就把它吃完了。正当年轻人还啃着那个大西瓜的时候,财主已经开始吃第二块了,年轻人才后知后觉:财主拿的西瓜虽小,但他吃完一块接一块吃,到最后嘴里的总量总比年轻人的要多。阐述的哲理:只有学会舍弃眼前的利益,才能获得更多长远的利益。


故事五:一只蝎子想去对岸,向青蛙请求说:“我想过河,但是不会游泳,你能背我过河吗?” 青蛙回答说:“不行,你有一个毒针,到时候蛰到我可怎么办?” 蝎子听后哈哈大笑说:“如果我蛰了你,那我也活不下去了。”青蛙一想觉得有道理,就背着蝎子向对岸游去。可当游到河中央的时候,青蛙突然感到背部一阵剧烈的疼痛,身体开始麻木,青蛙用尽最后一丝力气问蝎子:“难道你想自杀吗?” 蝎子惊慌地回应:“我不是故意的,我蛰你完全是出于下意识。”说完它们都沉入了河底。阐述的哲理:要远离身边有恶习的人,在帮助别人之前一定要认清对方的品质,恶习难改,盲目的善良很可能会让自己陷入绝境。


故事六:古时候有个老板开了一家当铺,有一天一个邻居来当铺要拿回之前典当的棉衣和棉被,却不肯付赎金。当铺的老板想了一下跟邻居说:“是不是快过年了,家里没有御寒的东西了?这些衣物棉被你就拿回去应急。” 邻居没做声,拿了东西便走。没想到第二天邻居竟死在了另外一家当铺。原来这位邻居欠下的钱无力偿还,打算去当铺索要东西,如果不给就喝药死在店里,好留一笔钱给家人。另外一家当铺的老板因为不肯吃亏,结果赔了一大笔钱。阐述的哲理:不管任何时候都要给别人留一点余地,这不是怯懦也不是退缩,而是宽厚,成全他人更是解脱自我。


故事七:有一条饥饿的蛇爬进了一家木材店找食物,当它路过地上的锯子的时候,身体被划伤了一点,它愤怒地转过身去一口就咬住了锯子,结果锯子丝毫未损,却把自己的嘴给划伤了。这条蛇更加愤怒了,它红着眼睛上去就用力把锯子缠住,想把锯子勒死。最后它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也没有伤害到锯子,反而是把自己给 “锯” 没了。阐述的哲理:蛇到死都没有弄明白的道理,就是害死它的并不是锯子,而是自己失控的情绪。弱者易怒如虎,强者平静如水,控制不住自己情绪的人,最终只会害人害己。


故事八:一只骆驼经历千辛万苦穿过沙漠,一只苍蝇趴在骆驼的身上,不费一点力气也过了沙漠。苍蝇咧嘴笑道:“骆驼,谢谢你辛苦把我背了过来,再见。” 骆驼看了苍蝇一眼说:“你在我身上的时候,我根本不知道;你走了,也没有必要跟我打招呼,你根本没什么分量。”阐述的哲理:千万别做那只苍蝇,要正确认识自己,切不可把自己看得太重。苍蝇以为告别很重要,骆驼却不知道它曾来过。这个世界很大,看清自己几斤几两,真的很重要。


故事九:苏轼和佛印两个人经常在一起参禅打坐,佛印老是被苏轼 “欺负”,苏轼有时候占了便宜,就会很高兴地回家跟他的小妹讲。有一天两个人又坐在一起打坐,苏轼说:“你看我像什么?” 佛印说:“我看您像尊佛。” 苏轼听后哈哈大笑,对佛印说:“你知道我看你坐那像什么吗?我看你好像一滩牛粪。” 苏轼又觉得自己占了上风,回家后又在小妹面前炫耀。这件事小妹听后冷笑了一声,对他说:“哥哥,参禅的人最讲究的是什么你知道吗?就是见心见性。你心中有什么,眼中就有什么。佛印说你像尊佛,那说明他心中有佛;你说佛印像牛粪,想想你心里有什么吧?” 阐述的哲理:你的内心决定了你看事物的态度,以及是否能看清事实的真相。


故事十:有两个秀才一起去赶考,路上遇到了一支出殡的队伍,当看到那口黑乎乎的棺材的时候,其中一个秀才心里 “咯噔” 一下,凉了半截,心想 “完了,真倒霉,赶考的日子居然遇上了棺材”,于是他的心情一落千丈。进了考场以后,那口黑乎乎的棺材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文词顿时枯竭。另外一个秀才在看到那个棺材之后,一开始心里也 “咯噔” 一下,但他转念一想 “棺材,升官发财啊!这是好兆头,看来我今天要交好运了”,于是心里十分兴奋。到了考场以后,立刻文思泉涌,果然高中。回到家里后,两个秀才都说 “这个棺材真的是好灵”。阐述的哲理:很多时候,事情本身没有好坏,你可以把它看成好事,也可以把它看成坏事。人生也是如此,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有什么样的想法,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心态决定命运。

上一篇:一个被狂喷的西游记细节 竟然藏着这四种最高级智慧!唐僧为什么非要从下往上扫?看了就懂!

下一篇:人生九悟 你悟到了第几层?人生感悟 觉醒开悟

你有爱心打赏我有激情创作

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

微信打赏二维码

扫码打赏

微信扫描 感谢支持

凡打赏100元可成为本站金牌会员享受人工服务 人工服务项目若干 可接受私人定制等 咨询15896680811

最近支持 随机显示

用户头像 昵称:内***
¥1.00
用户头像 昵称:匿***
¥1.00
用户头像 昵称:大***
¥5.00
用户头像 昵称:大***
¥5.00
用户头像 昵称:内***
¥5.00

评论区

已有 0 条评论

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