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瓣

让“追求优秀”成为习惯-一个志存高远的人 必定会将 追求优秀

来源:搜整 发布:史怡静 25

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将追求优秀作为一种习惯,首先必须有“我要做到优秀,我能做到优秀”的意识,常常把“争创一流”记在心间。古人说,取法乎上,可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雄鹰不甘宇下,遨游天穹;鸡鸭甘于栅栏,混迹粪土。骏马不甘栏圈,驰骋万里;猪猡甘于栏圈,哼哼乞食于主人。

将追求优秀作为习惯的人的词典里没有“差不多”这个词。他们知道“差不多”是陷人的泥沼,是征程中的陷阱,是国家建设中的隐患。他们认为“豆腐渣”工程从设计到施工随处都有“差不多”的幽灵。令人痛心疾首又层出不穷的“豆腐渣”工程所造成的资金浪费、资源浪费比“舌尖上的浪费”更可怕。鲁迅先生把“差不多”看作是国民劣根性之一,曾经多次著文抨击,可这幽灵至今仍在中华大地游荡。我们必须对它穷追猛打。优秀青年更要从思想意识上清除这个幽灵。

每个人都是一个上乘的“螺丝钉”,那么,大桥垮塌、新楼变成危楼、新修道路隔三差五就翻修等现象就不难避免。优秀和勤勉是“孪生兄弟”。追求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人,而勤勉的人,即使不是最优秀的,起码是比较优秀的。世上并非没有天才,但是爱迪生说,1%的天才+99%的汗水=成功。所以芸芸众生都可以靠勤勉做出不凡的业绩,关键在于努力,在于一个人是否有追求优秀的习惯。

具有“追求优秀”习惯的人,并不过多依赖客观条件。优越的条件对成就事业固然重要,所谓环境成就人。但人也能创造环境。他们成功的时候,往往归功于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失败的时候却很少归咎于条件不足,而常常把原因归结为自中编 是骡子,是马身努力不够。他们善于从失败的过程中找出经验教训,重打锣鼓重开张,重头做起,力争最佳结果。所以,优秀和坚持又是一对“孪生兄弟”。

也许有人会说,养成追求优秀的习惯谈何容易。殊不知追求优秀的习惯就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如果你有“我要做到优秀”的意识,不随便对待仪容仪表、个人卫生等“小事”,每天都能注重衣着整洁、举止庄重、言谈得体、家居卫生等“小事”,你便在无意识中养成了“追求优秀”的习惯。中国是口号大国,在成百上千的口号中,我欣赏“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这句口号。

据说“追求卓越”是哈佛大学的校训。哈佛大学能成为全球最负盛名的大学,它这句响亮的极具号召力的校训大概也是一种有效的催化剂。芸芸众生似乎离“卓越”遥远,但离“优秀”应该并不遥远。让“追求优秀”成为习惯吧,它是达到优秀的必由之路。

赞赏二维码

赞赏二维码

发表评论 (已有0 条评论)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