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风拂面,轻轻地卷着乡情;燕语呢喃,柔柔地带着乡音。这暖风,这燕语,撩拨着我的心弦。闯入我梦境的,是家乡那串串的思忆。
清明时节,家家插柳。采柳时,我在树上折,弟弟在树下拾。然后我便与弟弟一起噙住那有点发涩、有点清苦的柳笛,吹出“呜呜--哇哇”的声响。于是,春天便在这悠扬的柳笛声中睁开了惺忪的睡眼。
我们在这样的日子里,可以无忧地奔,可以无虑地跑,亦可无所顾忌嘻嘻哈哈地欢笑。
若累了,便仰卧在胜于“蓝梦”的热土上,静静地望着蓝天。丝丝游云,似碧海上的白帆,不停地做着远行的梦。
田野里,有绿油油的麦苗,有金灿灿的油菜花。
四周都是那样美,该不是进了伊甸乐园?
距村北约半里,有一条长长宽宽的大河。河水清澈见底,只有一层细细的沙;萋萋水草在水波的涌动中,柔美地摇摆着腰身。河两岸长满了高高的护堤树,在春风中摇曳着茂密的枝叶,像一道晃动的绿障。
皓月微风的夜是醉人的,可数灿烂的星斗。
明月留给夜晚的是美丽的梦幻,小河留给远方的是无私的奉献,春天留给秋季的是喜悦与丰收,而童年留给我的是多彩的记忆。在柔柔的春风里、幽幽的蓝天下,我遥望着远空的一只风筝,在寻觅,在思索。该像春风一样给明天的叶子添一丝绿彩,该如朝霞一般给夕阳增一份记忆……
名师精评:这篇文章的文笔十分优美,小作者的文字功底可见一斑。春天是美好的,童年是欢乐的,小作者将两者融合在一起来写,给我们展现出一幅“春风醉人,燕语呢喃”的美丽春日图景。小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把“游云”比作“碧海上的白帆”十分传神。文章结尾的抒情点明了小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这是篇难得的佳作,值得欣赏哦!
赞赏二维码

发表评论 (已有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