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重阳节:又是九月九 重九意悠长

来源:原创
发布/作者:Ramon
2025-10-29
热度:9
文萃

当秋风掠过枝头,将菊香漫进街巷,农历九月初九已然悄至。古人以《易经》中“九为阳数”之说,称此日为“重阳”,又因日月并应、双九相叠,唤作“重九”,这一天,藏着中国人最质朴的时序敬畏与人文深情。

 重九的根,深植于上古的秋祭传统。彼时农事方歇,先民以“大飨帝,尝牺牲”的仪式感谢岁收、祈求冬安,这便是节日最原始的内核 。历经千年演变,魏晋南北朝时,重九的节俗已日渐清晰:人们循着桓景登高避祸的传说,结伴登上山巅;将辛烈的茱萸插在鬓角,既求驱散秽气,也藏着平安心愿;望着满园秋菊,饮一杯醇酒,食一块花糕,在风物中寄托对长久的期盼。到了唐代,这一节日更盛极一时——高宗与武则天的推崇让它跻身官方节庆,德宗甚至将其定为“三令节”,赏群臣“过节费”,文人墨客则以诗相和,让“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乡愁与“乾坤爽气满,台殿秋光清”的豪情,一同融入了唐诗的韵律 。

 今日的重九,早已褪去了古早的敬畏,却沉淀下更温暖的意蕴。登高不再只为避灾,而是趁秋高气爽眺望山河,让身心在天地间舒展;赏菊、食糕成了品味秋味的仪式,重阳糕“步步高升”的寓意里,藏着对生活的期许;茱萸或许少见,但它承载的思念从未消散,化作了给远方亲友的一通电话、一句问候 。更重要的是,这个节日被赋予了“敬老”的核心,我们陪长辈闲话家常,为他们捶背揉肩,将“久久长寿”的祝福,融进实实在在的陪伴里。

 风过菊丛,暗香浮动。重九的意义,从来都在时光里流转:从先民的祭祀祈愿,到文人的诗酒风流,再到如今的温情相守。这一天,无论身在何处,总有人记挂着登高望远,惦记着家中亲人。这份对平安、团圆与长久的向往,正是重九最动人的底色。

上一篇:微型小说-爱情和性爱:陈晚第一次见到周明远是在医院的走廊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

你有爱心打赏我有激情创作

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

微信打赏二维码

扫码打赏

微信扫描 感谢支持

凡打赏100元可成为本站金牌会员享受人工服务 人工服务项目若干 可接受私人定制等 咨询15896680811

最近支持 随机显示

用户头像 昵称:刘***
¥5.00
用户头像 昵称:大***
¥5.00
用户头像 昵称:内***
¥100.00
用户头像 昵称:大***
¥20.00
用户头像 昵称:开***
¥100.00

评论区

已有 0 条评论

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