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瓣

19 传奇女性的“代言人” --妇好鸮尊-国宝文物-天下至宝

来源:原创/搜整 发布:大学生 14

名称:妇好鸮尊

年代:商代

题材:鸮形青铜盛酒器

材料:青铜合金

规格:通高45.9厘米、口径16.4厘米、重16.7千克

价值:妇好墓是唯一一座因能与甲骨文相印证而确定年代和身份的商王室墓,所出的铜器大多是可以作为判断标准的器物

19 传奇女性的“代言人”  --妇好鸮尊-国宝文物-天下至宝

出土情况和馆藏

1975 年的冬天,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农业学大寨”平整土地的浪潮,安阳殷墟小屯西北地的岗地也成为了被平整的目标。当地的负责干部意识到这里作为商代遗址,定然需要好好保护,可他也明白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要想保护这处到目前为止没有什么大发现的遗址就必须提出充分理由。因为当时在这一带还没有进行过任何发掘,人们对这片遗址知之甚少。故而他们共同商讨后决定先对重点遗址进行钻探。1975年11月20日,当地负责的干部带领着人员在岗地边缘钻探、清理断崖上的文化层剖面时发现了耕土层下出现的殷文化层,并且很快就探到了密集的夯土建筑基址。于是他们专门请来了专家,经过一番鉴定和确认之后,这处遗址终于得到了国家以及考古部门的重视,但是由于这片岗地距离村子的距离比较近,在人员来往密集的情况下很难对这片遗址做到长期持续有效的保护,一番考量之下,考古专员们做出了尽快对这片遗址进行有组织发掘的决定。

从1976年春季开始,对股墟小屯西北地的发掘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经审报审批,当时重点发掘的是建筑基址。这一天,有一位考古人员在自己负责的探方内发现了一座残存的房基,房基的南端已因取土而遭到破坏,房基中部也被灰坑打破,这位考古人员在灰坑下发现了长方形坑的夯土,这些夯土较房基土来说更为坚硬厚实,而且如果通过断崖下残存的边缘形状来判断的话,这一处很像一座墓葬,于是他决定通过钻探来确定自己的猜测。当探铲被提上来的时候,当时的气氛立刻活跃了起来,因为探铲内满是鲜艳的红漆皮,如此看来,此处正是一座墓葬的遗址。

1976年5月17日,考古人员开始集中力量发掘这座墓葬,最终挖出了一座长5.6米,宽4米,总面积仅有20多平方米的竖穴墓。一开始,这些考古专家并没对这座墓葬抱有过高的希望,但是随着接连几个文化层的发现,他们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了。这次挖掘行动在接近椁顶的第六层出土的器物最多,共有80件,其中最重要的是3件象牙杯,另外还有3面铜镜和一些诸如大石蝉、骨笄、骨刻刀之类物件。

后来这座墓葬遗址被命名为妇好墓,在这座墓葬中挖掘出了许多玉器、铜器、象牙器等近2000件随葬品,其中在共计468件铜器里有105件上铭刻着“妇好”或“好”字的铭文,这一发现使得妇好墓成为唯一一座因能与甲骨文相印证而确定其年代和身份的商王室墓葬,因其中所出的铜器大多是可以作为断代标准的器物,故而具有极高的研究和收藏价值,而妇好鸮尊就是其中一件代表,目前这尊鼎鼎有名的青铜器被收藏在河南博物院。

艺术价值

妇好鸮尊是一件通高45.9厘米、口径16.4厘米、重16.7千克的商代礼器,它的整体造型是以鸮为原型的,整件青铜器是一只首微扬起,眼圆耳小,胸部略微突出,双翅并拢,四爪抓地,双足有力,形似站立状的鸮鸟造型,非常生动形象。妇好鸮尊的表面布满了花纹,鸮的喙部和胸颈部分是用蝉纹修饰的,而它的高冠内外侧分别以倒夔纹和羽纹做饰,两侧各有一身双头的怪夔,除此之外,在这只鸮尊造型上,还有一条用来装饰的卷曲长蛇,中间间或用菱形纹修饰,颈后饰有兽面纹,又有一只弯曲变形的鸮鸟造型作为把手,方便使用,而鸮尊背后鋬下有展翅飞翔的鸮纹修饰,纹饰种类虽然繁杂但却绝对不重样,其中包括蛇纹、蝉纹、羽纹、饕餮纹、云雷纹、夔龙纹等八种。妇好鸮尊整体造型浑然天成,制作技艺令人感叹不已,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体现着匠人高超的铸造技巧和妙绝的设计理念,同时呈现出了商文化中追求创新、追求极致的精神。

鸮,也就是枭,俗称猫头鹰,是商代时人们十分喜爱并且崇拜的一种鸟。关于鸮的看法,可谓是众说纷纭,有专家认为,商代人把它看作战神鸟,因它能够克敌制胜,故而象征着勇敢;也有专家认为,鸮被商代人当作地位和权利的象征;更有人认为,鸮是商代的一种文化符号,因为从现今出土的所有商代铜器、玉器、陶器、石器等器物来看,它们上面都有鸮的形象。

妇好鸮尊是迄今为止人们发现最早的鸟形酒尊,它不仅造型实用,纹饰精美,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同时也是我国青铜时代鼎盛时期的产物,造型独特,铸造精良,纹饰繁复细腻。在这件作为酒尊的礼器上,匠人将自己奇特的想象通过合理的物化呈现了出来,将艺术写照和现实世界相融合,反映出殷商晚期青铜文明在取材和装饰的审美倾向上十分强烈的宗教色彩以及庄严狞厉的特色。

背后的故事

据专家证实,妇好鸮尊是商代时期一个名为妇好的女人所有。妇好即妇好墓的女主人,根据史书文献记载来看,她是商王武丁的妻子,本姓并不是妇,而是指她嫁到商王室,成为了异姓妇女,“好”是因为她在嫁给武丁成为王妻之后,因战功显赫,武丁送给她十分丰厚的封土和士民,而在她的封地上,她得到了“好”的氏名,故而这个传奇女性被世人称为妇好或后妇好。

商王武丁与妇好夫妇二人共同致力于商朝的发展大业,使得商朝出现了武丁中兴,在政治、军事、文化各方面达到鼎盛时期。除了商王之妻这个身份以外,妇好还是有史可查的第一位文武双全的女将军,她不仅主持过祭祀,还曾带兵出征伐敌,参与多次重大作战,这些事件都有大量的甲骨卜辞作为证明。

据甲骨文资料记载,妇好在战场上十分英勇,堪称巾帼不让须眉,她不仅能做到在帐中运筹帷幄,巧设妙计,还能在面对敌人时毫不胆怯,打出漂亮的伏击战。因为她常年在外征战,使得自己积劳成疾,身体每况愈下,早早辞世。因感念她的功劳,商王武丁专门为她建了一座享堂,并把她安葬在了宫殿区。

在商王武丁 60多位“诸妇”中排第一后位,对于妇好来说是合情且合理的。因为她不仅是商王的王后、一座封邑的诸侯,还是一位能征善战的统帅,如此看来,在妇好墓中能出土上千斤的铜器,600多件玉器以及7000多枚商朝货币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件出土于妇好墓的鸮尊不仅风格雄壮威武,而且纹饰主次分明,层次鲜明。它之所以被作为河南博物院的九大镇院之宝之一,不只是因为它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还因为它伴随了这位传奇女性的大半生,是她辉煌人生的最好印证。

赞赏二维码

赞赏二维码

发表评论 (已有0 条评论)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