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星翻卦掌-第二章风水基础 第四节指掌速算法
四、九星翻卦掌九星即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左辅、右弼九星。九星翻卦掌主要用于配纳甲法翻卦所用,用于辨别水之来去或坐山朝向以确定吉凶。若得辅弼(伏...
《推背图》被誉为 “千古第一奇书”,以六十象图文结合的形式,暗藏着对历史脉络的隐晦 “预言”,从大唐深宫诞生至今,历经千年流传,成为承载传统文化与民间想象的独特载体。
这本书的诞生源于大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为探究大唐国运,召见精通风水命理、谶纬之术的李淳风推演未来。李淳风推演兴起,竟从贞观盛世一路算至数千年后的世事变迁,直至好友兼师徒袁天罡推门提醒 “天机不可多泄”,才戛然而止。因这关键的 “一推”,推演结果被整理成册,命名为《推背图》。全书共六十象,每一象皆配谶语与颂诗,图文隐晦却暗藏线索,既保留了推演的核心信息,又留下了解读的空间。
在漫长历史中,《推背图》的 “预言” 多次与重大事件形成奇妙呼应。第三象的图文被认为既暗喻武则天称帝,又暗藏安史之乱的伏笔;第十九象以 “武士持黄旗” 的意象,对应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第三十二象则通过 “马跳北,雀大傲西方” 的谶语,暗含李自成起义与清军入关、明朝覆灭的历史巨变;近代抗日战争时期,第四十五象 “两矛抗猛兽” 的图景,被解读为日军侵华最终失败的预示,而第四十六象也被部分学者关联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团结景象。这些跨越时空的呼应,让《推背图》在民间获得了极高的认可度,甚至成为乱世中人们解读时局、寄托希望的精神依托。
然而,《推背图》的流传并非一帆风顺。因其影响力巨大,既被老百姓奉为 “预言宝典”,也被统治者视为 “麻烦书”,多次遭到皇家禁止流传。随着时间推移,书中版本愈发繁杂,不少后人出于迎合时事的目的修改图文,许多所谓 “预言” 实则是事后附会,解读也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不同人对同一象的理解往往大相径庭。
如今,人们对《推背图》的态度已趋于理性。有人将其作为研究古代谶纬文化的重要资料,探寻古人对历史规律的思考;有人热衷于考证不同版本的差异,辨析原版与增补内容;也有人仅将其视为趣味读物,茶余饭后琢磨图文玄机,图一时之乐。从大唐皇宫的密室之作,到街头巷尾的传说谈资,再到如今书架上的文化读物,《推背图》早已超越了单纯的 “预言书” 范畴,成为见证千年以来人们困惑、期待与思考的文化印记。它或许并非真能预测未来,但其中图文与历史的奇妙关联,以及所承载的传统文化内涵,使其至今仍能引发人们的广泛关注与探讨。
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
扫码打赏
微信扫描 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