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
1755年11月1日,发生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大地震,是人类历史上破坏性最大和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之一,也是欧洲历史上最大的地震。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高达10万,随后爆发的海啸和全城的大火,给里斯本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严重削弱了葡萄牙的国力,葡萄牙帝国迅速走向衰落。
1755年11月1日,这个虔诚信仰天主教的国家正沉浸在万圣节的欢乐气氛中,里斯本城里的人们都聚集到大大小小的教堂,祈祷天主的庇佑。华丽的巨型蜡烛被点燃在教堂的各个角落,寄寓着他们对天主的虔诚之心。主教们在教堂宣读着对天主的颂词,信众们默默祈祷……而这一片祥和很快变成了悲惨的哀号,一切都猝不及防,大地像风吹麦浪一样晃动,里斯本历史上最悲惨的一天即将到来……
大地震
1755年的里斯本大地震造成大约10万人丧生。日后幸存者们在谈起当时的地震状况时,依旧惊悸于大地震的突然降临。教堂里神像坠落,玻璃被震碎,巨型烛台倒塌,高高的穹顶轰然压垮了正在祈祷的信众,一切都在瞬间发生,让人猝不及防。室内的人们慌不择路,疯狂逃窜到空旷地区,而一幢幢倒塌的建筑成了更多被压死的人的坟墓。大地在开裂、陷落,很多逃至空旷地区的人又坠入裂开的地缝中。地震共持续了五六分钟,海边也许才是安全的,也许乘船逃离里斯本才是避开地震灾难的更好办法。怀着这样救命稻草般的希望,惊慌失措的人流往港口边涌去。可在那里等待他们的,却是伴随地震而来的海啸。
高达30米的海浪像移动的楼房向着里斯本海岸快速移动,刚刚到达海岸的地震幸存者们又被呼啸而来的海啸吞噬。巨大的海浪涌进里斯本,城市低矮的地区都被海水淹没。刚刚经历了地震的里斯本城一片狼藉,可对这个已经颓败不堪的城市杀伤力更大的,却是震后席卷全城的火灾。遍布里斯本的大大小小的教堂和市民的房屋中,都为庆祝万圣节准备了蜡烛。而随着地震而晃动倒塌的烛台将废墟中的易燃物点燃,城中窜动的火焰逐渐连成一片,巨大的火灾迅速席卷全城,甚至洪水海啸都没能阻止火焰蹿涨的趋势。
原本就在废墟中无处落脚藏身的幸存者大量死于火灾,里斯本一家医院的所有病人都被活活烧死。一些重要的档案资料也被烧成灰烬,达·伽马远航的相关资料就葬送于这场火灾。
王宫在地震中也有一半的宫殿坍塌。而那天早晨,国王若泽一世在做完弥撒之后,召集贵族去里斯本郊外举行野餐聚会,才幸免于难。震后,若泽一世甚至不敢住在石砌的房子里,而是跟大臣一起住在郊外山顶的帐篷里。
里斯本地震迄今仍是欧洲乃至世界上破坏性最大的地震之一。里斯本市内曾经因巴西黄金而暴富的葡萄牙王室兴建的灿烂公共工程,大多在这场地震和火灾中毁于一旦,曾经富丽堂皇的里斯本城变得满城废墟,死尸遍地。
原本就贫弱不堪的葡萄牙经济也因为这场大地震而遭到毁灭性打击,国力一蹶不振,葡萄牙殖民帝国从此江河日下。许多葡萄牙纺织品零售商的财产被大火焚毁殆尽,而许多布匹都是他们从英国出口商那里赊贷而来。
曾经占据葡萄牙国际贸易重要地位的英国工厂,也在地震中遭到损毁,英商们为其在地震中的损失而叫苦不迭。洪水淹没了海关大厦,葡萄牙的国际贸易也像地震中的里斯本城一样,被严重动摇了。尽管英商们纷纷请求葡萄牙政府尽快重建海关大厦,恢复正常的国际贸易,但摆在葡萄牙政府面前的第一要务是赈济灾民。
面对满目疮痍的里斯本,国王若泽一世甚至想要迁都。苦恼的他向首席大臣询问,该如何应对灾后的局面,首席大臣回答说:“妥善安葬死者,保全并安置生者。”铿锵有力又直击要害的回答,令若泽一世放心地将灾后重建工作交给这个他信赖的大臣全权处理,他就是后来为世人所知的蓬巴尔侯爵。
地震的预言
由于当时科学水平的落后,人们对地震的成因有诸多猜测。当时的教会认为这是上天给所有民众的惩罚,这种悲观的情绪影响了当时的许多人,促使人们开始思考人类和自然界的关系。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他的著作《公正》中写下了对里斯本地震后的感悟:“如果世界上最好的城市尚且如此,那么别的城市在遭遇灾难之后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赞赏二维码

发表评论 (已有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