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瓣

我和秀英结婚了-1972年冬月十三 李秀英的堂哥做媒-往事入画

来源:原创 发布:匿名 21

我和秀英结婚了-1972年冬月十三,李秀英的堂哥做媒-往事入画

1972年冬月十三,李秀英的堂哥做媒,在离他家不远的兴隆场看人、定亲。李家一共来了四个人,张家只有我一个人。我们在兴隆饭馆吃了点儿东西,就把亲事定下来。第二天,秀英和她母亲就来到我家看家。她们俩在我家耍了两天,双方都没有意见。过了几天,李家跟我约定在腊月二十六结婚。

从看人到结婚只有一个多月,这是媒人的主意。他知道我家庭成分不好,怕时间久了事情有变。当时,我二十六岁,秀英十八岁。她看中我会修收音机,不管其他方面好不好都愿意嫁给我。李家在三甲,我家在四甲,中间隔着三十多里路,还要翻过一座山。腊月二十六那天,我找了生产队的陈富贵帮我抬铺盖。那时候,如果女方家庭条件好,置办的嫁妆就多;如果条件比较差,嫁妆就少,甚至没有。李家虽然很困难,但也给秀英准备了一顶麻布帐子、一床铺盖和一口箱子。陈富贵挑着帐子、铺盖和箱子,还有其他添箱的镜子、水瓶。送亲的有秀英的兄弟、老表、表嫂、媒人等十多人,大家一起欢欢喜喜地往我家走。

快到我家时,全家人都出来迎接,鞭炮也响起来,热闹得很。我的三个姐姐都来了,没其他外客。李家和张家的亲客先后入席,我和秀英就挨着敬酒。当时的乡下,看不到有人拜天地,也没见哪一家请过吹拉弹唱的乐队。第二天,我和李家的送亲客一起去他们家,这叫转面'。吃过午饭,我和秀英就回辽叶河沟了。接下来,扯结婚证遇上了麻烦。我们俩到公社去了几次,公社的乔文书都打我的夹夹。他对秀英说:“你一个贫下中农为啥要嫁给一个地主子女?”秀英答:“地主子女就不准结婚了吗?”好说歹说,乔文书就是不给扯结婚证,我们差点儿和他吵起来。公社搞治安的干部张高全正好路过,看见我们吵闹,就过来问情况。他对乔文书说:“把结婚证扯给他们,他们都跑了好几次了。”乔文书这才答应,我和秀英都很感激张高全。

赞赏二维码

赞赏二维码

发表评论 (已有0 条评论)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