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瓣

骆驼为什么能称起不怕干旱的沙漠之舟

来源:原创 发布:匿名 16

骆驼素有“沙漠之舟”的美称,它可以在炎热和缺水的条件下,日行30千米以上,而毫无身体的不适。那么,到底是什么使骆驼有如此本领呢?

一些科学家认为,骆驼抗旱的奥秘在于它的驼峰贮存着大量的胶质脂肪。驼峰可以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增大或缩小;天气炎热时,驼峰里的脂肪被消耗,驼峰就变得又低又软;到了秋天,随着天气转凉,驼峰又渐渐鼓起来。据统计,贮存在驼峰中的1克脂肪经过氧化后,可产生1.37克水。因此,假定一只骆驼的驼峰中有40千克的脂肪,也就是相当于骆驼贮存了50多千克的水。骆驼不吃不喝时就靠驼峰里的脂肪氧化分解来补充营养、能量和水分。目前,赞同此种观点的人似乎占绝大多数。

另外,科学界还有一种“水囊说”,这是由意大利自然科学家蒲林尼提出的。他认为骆驼的真胃有3个室,其中最大的一个叫瘤胃,瘤胃里有许多肌肉带将瘤胃分隔成几个部分,起到了“水囊”的作用。在水源充足时,骆驼就会利用“水囊’贮存一些水,一旦遇到干旱缺水的情况,就可以从“水囊”中取水解渴。

然而,“水囊说”很快就被美国生理学家施密持·尼尔森推翻。通过解剖,他发现“水囊”的体积其实很小,根本起不到贮水器的作用,而且瘤胃内部也并没有像蒲林尼所说的那样分隔开。他认为骆驼耐旱的秘密在于骆驼本身的抗脱水能力。人在沙漠中若失去12%的水,就会中暑死亡,而骆驼即便失去相当于体重25%的水,也只是体重略微下降而已,不会妨碍它的生存。对此尼尔森是这样解释的:人失去的水来自血液,人一旦失水,心脏的负担会随着血液浓度的急剧升高而加重。而骆驼失去的水却是来源于它的体液和组织而不是血液,因此不会有什么危险。而且骆驼即使严重脱水,一旦补充水分,身体状况就会马上恢复正常。

尼尔森对骆驼为何耐干旱的解释看起来很合理,但也有很多人不同意这种说法。日本学者太田次郎曾写过一本名为《生命的奥秘》的书,他在书中提出这样的观点:骆驼出色的保水能力才是耐旱的主要原因。因为骆驼很少出汗,体温也很稳定,只有在最热的时候才稍微出点汗。还有学者认为是骆驼的肝脏在起作用,才使得它特别能耐干旱。

骆驼肝脏的作用可以使大部分尿素得到循环利用,这样,骆驼身体流失的水分会大大减少,尿中毒的情况也不会发生。

最近,科学家又有新的发现:一般动物在呼气时,由于排出的空气温度和体温相同,肺部的水分被大量带出。而骆驼呼出的空气温度比体温低,由于冷空气比热空气含水量少得多,因此,骆驼通过呼吸丧失的水分比一般动物少45%,所以骆驼耐干旱的原因是由其独一无二的鼻子决定的。

以上的结论究竟哪一种是正确的呢?我们暂时还无从知晓,但不管哪种结论是正确的,骆驼拥有这种神奇的本领是毋庸置疑的。

骆驼为什么能称起不怕干旱的沙漠之舟

骆驼在长时间缺水后,可能会减掉 40%的重量,但只需饮水10分钟,就可以补充身体丧失的水分。

赞赏二维码

赞赏二维码

发表评论 (已有0 条评论)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