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经过研究后发现,地球至少经历过5次毁灭性灾难。这些灾难导致地球上的生物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但每次灾难过后都会赢来重生的希望。这样看起来,地球似乎隔段时间就会发生一次毁灭性灾难。
第一次毁灭性的灾难发生在 4.4亿年前,即奥陶纪末期。这个时期,地球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达到了繁盛时期,但火山运动和地壳运动频繁发生,并且还产生了大规模的大陆冰盖和冰海沉积,这进一步导致了灾难的发生。这一次灾难导致地球上约 85%的物种灭绝。科学家通过化石等证据推断:这次灾难的产生是由于气候变冷造成的,大量的冰川让地球的温度快速下降,海水被冻成冰,这破坏了原先的生态环境,生物链也被破坏了,沿海生物圈更是遭到了致命性的打击,很多物种因此而灭绝。
第二次灾难发生在约3.65亿年前的泥盆纪后期。泥盆纪时期是古生代中的第四个纪,这个时候陆地面积在不断地扩大,陆生植物和鱼形动物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且这个时候两栖动物开始出现。然而,由于太平洋突然喷出大量的火山灰,同时还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从中“逃逸”出来,导致气温升高、海平面下降,海洋生物遭到重创。
第三次灾难发生在距今约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如果真有时空隧道,我们就可以到二叠纪末期受灾后的地球去看一看,那里的场景定会让你非常吃惊,你会发现在周围几十千米内,你是唯一存活的生物,这一时期发生的灾难是地球上至今发现的最为严重的灾难。这次灾难导致超过70%的陆地脊椎动物和超过90%的海洋物种消失,海洋中的无脊椎动物更是遭到了惨重的打击,原本数量很多的三叶虫也在这次灾难中灭绝。地球的生态系统几乎遭到了彻底的破坏。那么,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可怕的灾难呢?科学家认为这次灾难是由于海平面下降和大陆漂移造成的,大陆漂移导致海岸线急速萎缩,大陆架随之也缩小,再加上海平面下降,很多生物失去了生存的空间,而地壳运动释放出的大量二氧化碳也是对陆生生物非常不利的。这次灾难是地球从古生代转向中生代的转折点。
第四次毁灭性的灾难发生在距今约1.95亿年前的三叠纪末期。大约有75%的物种在这次灾难中灭绝,其中海洋生物的损失更为严重,除鱼龙外,所有的海生爬行动物全部灭绝,贝壳等无脊椎动物也损失惨重,很多恐龙也灭绝了,但是有些恐龙却幸运地存活了下来。这次灾难发生的原因目前还不清楚,据科学家推算,可能是由于盘古大陆分裂,导致了频繁的火山爆发;还有人认为是由于地球遭受了彗星、陨星等撞击而导致了此次灾难的发生。另外,科学家发现那个时期地球上出现了大面积缺氧的海水,因为缺氧而导致了大量海洋生物的灭绝。虽然说法很多,但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事实上,这次灾难发生的时间都未必准确。不过这次灾难为恐龙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因为从那以后,恐龙就成了地球上的霜主。
第五次毁天性的灾难发生在距今约6550万年前的白里纪末期。白垩纪时期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个时期,不仅是因为这个时期时间距今较近。还因为这个时期生存着大量的恐龙,人类对于恐龙是非常好奇的。白垩纪时期的陆栖动物中,哺乳类动物还是比较少的,陆上的霸主仍是恐龙,而且恐龙的种类多样化:有能够飞翔的翼龙类,如披羽蛇翼龙;有大型肉食性恐龙、如食肉牛龙、暴龙;有植食性恐龙,如赖氏龙等。在电影《侏罗纪公园》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恐龙的身影。然而在这次灾难中,在地球雄踞了大约1.5亿年之久的恐龙全被“终结”了。这场灾难的产生除了可能是火山爆发导致的外,还有可能是由于陨石撞击地球,从而破坏地球生态平衡系统造成的。撞击使大量的气体和灰尘进入地球大气层中,遮挡了阳光,因而地球上的温度开始下降。没有阳光的照耀,地球上的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而会大片大片地死亡。海洋中的藻类也是如此,植物一般处在生物链的底端,当底端生物被破坏后,会有大量的动物找不到食物,因而被饿死。这次灾难后鸟类、哺乳类动物及腹足类动物等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赞赏二维码

发表评论 (已有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