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的历史
在还没有出现玻璃的年代,人们使用的镜子是由银或者铜锡合金制成的,这种镜子在空气中很快就会变得晦暗无光。后来,有人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把玻璃覆盖在金属镜子的上
面,防止它接触空气,就像我们现在把照片镶在玻璃相框里一样。
于是,玻璃镜子就这样应运而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是这样来制作镜子的:把一张锡箔放在一块玻璃上,再把水银浇在上面。水银能使锡箔溶解,这样就能生成一种特殊的溶液。这种溶液能牢牢地黏附在玻璃上。再把玻璃稍微倾斜一下,多余的水银就会流掉。不过,要把整块玻璃都均匀地涂上一层金属,需要花费一个月的时间。
科学家冯·李比希想出了一种更先进的办法。那就是在玻璃表面浇上一种特殊的溶液,这种溶液可以沉淀出银。大约半个小时之后,银会慢慢地沉淀在玻璃表面,在玻璃表面形成一层发亮的薄膜。不过,为了保护这层薄膜不被损坏,还要在外面涂上一层油漆。
这个方法之所以好,是因为可以有效地避免人们和有毒的水银打交道,而且制成的镜子也会更加明亮。
如果将一面涂银的镜子与一面涂水银的镜子并排摆放在一起,我们一眼就能够分辨出来,因为涂水银的镜子要比涂银的镜子晦暗很多。从涂水银的镜子里面看一个25瓦的灯泡,它的亮度和一个16瓦的灯泡的亮度差不多。
镜子的制造方法现在听起来似乎并不是多么难的事情,但是,在300年前,只有威尼斯人才能制造出镜子。对于制造镜子的秘密,威尼斯人守口如瓶。假如有人敢把制造镜子的秘密泄露给外国人,他会被处以死刑。根据威尼斯政府的命令,所有的玻璃制造厂都要搬迁到穆拉诺岛上去,而且,这个岛屿是绝对不允许外国人涉足的。
曾经有这样一个时期:在穆拉诺岛上有大大小小40多家工厂,几千名工人在这些工厂里工作。光是法国,每年就要进口200箱镜子。而且,这里并不仅仅制造镜子,还有用无色和彩色玻璃制造出来的各式各样的玻璃器皿,全都是举世闻名的精品。威尼斯人制造出来的酒杯和花瓶更是令人叹为观止。人们很难相信那些栩栩如生的花瓣、叶片和茎干都是由硬脆的玻璃制成的。
在威尼斯,穆拉诺岛上的玻璃工匠们会受到极大的尊敬,他们获得的荣耀比那些名门贵族们还要多。这座岛是由一个议会掌管的,而这个议会的成员都是由玻璃工匠们自己选举产生的。让所有威尼斯人都畏惧的警察,都没有权力来管理穆拉诺岛上的居民。
但是,这些玻璃工匠的自由是被限制的,他们不能去国外。即便如此,威尼斯人的秘密还是被泄露出去了。
有一次,法国驻威尼斯的大使收到了一封从巴黎寄来的密信。
信是当时法国执掌大权的大臣柯尔柏写来的,他命令大使必须马上为法国新创办的皇家镜子制造厂寻找到制造镜子的工匠。这件事让大使为难极了。那时候,所谓的制造厂其实就是庞大的手工工场,只是人数要比小规模的手工工场多。我们知道,制造镜子的机器在那个时代还没有出现呢。
大使很清楚,想从穆拉诺的镜子工厂将工人引诱出来是非常困难的。他十分了解威尼斯的法律条款,其中有一条是这样的:“如果有玻璃工匠出国将自己的技艺泄露给其他国家,他就必须被勒令回国。如果他不听从命令,就监禁他的家属。如果他还是不愿意回国的话,那就派人去把他除掉。”再说,即便他能够把玻璃工匠引诱走,又该如何让这件事不被任何人发现呢?要知道,大使也必须要遵守所在国的法律。
一天晚上,一条带着顶篷的平底船悄悄地停靠在了法国大使馆旁边(法国大使馆的房屋就像所有威尼斯的房屋一样,坐落在运河边上)。一个穿着黑色斗篷的矮壮男子从平底船上走了下来,直接进入了法国大使馆。几个小时之后,他又重新回到船上。
从此以后,这位神秘访客经常会在夜里出入大使馆。如果有人此时去门窗紧闭的大使馆里看一下,就会发现这位尊贵的法兰西高官正在同一个穿着普通的人亲密交谈,这个人是穆拉诺岛上一家杂货店的老板。不过他们之间的谈话内容就没人知晓了。
一两个星期后,法国大使派人给柯尔柏送去了一封密信,信上说有4名玻璃工匠愿意逃往法国,而且逃亡的相关事宜都已准备妥当。
几个星期后的一天深夜,一艘载着二十四个全副武装的人的船,悄悄地靠近了穆拉诺岛。借着夜色,那个杂货店老板领着四个人来到了这艘船前。双方简单地交谈了几句后,那四个人迅速上了船。只见这艘船立马动身,船桨翻起一层层水花,载着这四个威尼斯工匠驶向遥远的法国。那个杂货店老板回到家后,迫不及待地从他的斗篷里掏出了一个口袋,里面装着2000立弗尔现金,这是他获得的报酬。
等到威尼斯人发现有玻璃工匠逃走的时候,那四个工匠已经在巴黎的工场里忙着制造镜子了。驻巴黎的威尼斯大使想尽一切办法打听他们的落脚点,可是却一无所获。他们的藏身之处十分隐蔽,不是随便就可以找到的。
可是,只有四个玻璃工匠还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几个星期后,又有一批玻璃工匠从威尼斯逃到这里来,这一次也是四个人。
威尼斯驻巴黎大使没能打听出来皇家制造厂的具体位置,这让威尼斯政府十分不满,于是,他们新换了一位大使--基斯丁尼亚尼。
基斯丁尼亚尼很快就找到了那些逃亡者的踪迹,可他不能私自潜入到皇家制造厂,只能想方设法把那些人引诱到大使馆去。后来,他成功说服了几个玻璃工匠回国。
与此同时,柯尔柏也没放松警惕。他想尽一切办法把威尼斯人留下来,为他们提供了非常优渥的条件,就差把他们请到王宫里去住了。他不仅给了他们很多金钱,还尽可能去满足他们提出的各种苛刻的要求,并积极帮助他们那些受到死亡威胁的家属们逃离威尼斯。等威尼斯政府要抓捕那些“犯罪的玻璃工匠”的家属时,他们早就逃得无影无踪了。
基斯丁尼亚尼向那些留在巴黎的威尼斯工匠许诺,不仅不追究他们的罪责,还会给他们每个人5000杜克脱。可这也无济于事,他们在巴黎生活得很好,都不愿意离开。这些逃亡者早已把那条可以判处他们死刑的法律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1667年1月,一个技术最精湛的工匠突然死了。三个星期之后,另一个擅长吹玻璃的工匠也死了。医生诊断他们都是中毒而死。另外,有两个威尼斯工匠试图逃往法国,被捕入狱并被判处死刑。
巴黎皇家制造厂的所有工匠的心头都笼罩着巨大的恐惧,他们纷纷向大使馆发出回国的请求。这时,柯尔柏却再也不会挽留他们了,因为法国人已经完全掌握了制造镜子的秘密,他们也不愿意再付给那些威尼斯工匠高额的工资了。
在皇家制造厂中,所有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在凡尔赛、枫丹白露、罗浮宫里,都出现了法国人自己制造出来的镜子。
宫廷里居住的妇女们每天都对着法国人制造出来的镜子梳妆打扮,当她们照镜子的时候,谁都不会想起那些因为制造镜子而死去的威尼斯工匠。
赞赏二维码

发表评论 (已有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