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作剧 我们家一直养猫-画/丰子恺-文/丰陈宝 丰一吟
恶作剧我们家一直养猫。大人小孩有空的时候,就逗猫玩耍。比较文明的玩耍是在绳子的一头缚一团纸,引小猫来抓纸。绳子时而提高,时而放低,时而往前移,忽然又往后退。小猫一...
我们总在好奇宇宙中是否存在其他智慧生命,不断向太空发出信号,高喊 “我们在这”。但杨振宁晚年对外星人的看法,却颠覆了整个科学界的普遍认知,甚至让人们开始畏惧 “找到外星人” 这件事。
作为物理学界的泰斗,杨振宁从物理学第一性原理出发进行推导,得出了一个令人脊背发凉的结论。他认为,人类主动向宇宙暴露自身存在,无异于一种 “自杀行为”。这一观点背后,暗藏着与 “黑暗森林” 法则异曲同工的逻辑 —— 宇宙或许并非一片祥和,而是充满了未知的风险与竞争。
在 “费米悖论” 的语境下,“外星人在哪” 的疑问始终悬而未决。这一悖论由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提出,核心矛盾在于:从宇宙的尺度和年龄来看,理应存在大量智慧文明,但人类至今没有发现任何确凿证据。而杨振宁的看法,为这一悖论提供了一个极具警示意义的解读。
费米悖论的典型解读案例
文明过滤假说:宇宙中存在诸多 “过滤机制”,比如行星环境突变、核战争、技术瓶颈等,大部分文明在发展到能进行星际通信或旅行前就已灭绝,人类可能正处于过滤过程中,或侥幸跨过了部分难关。
技术限制论:星际旅行的物理极限难以突破,比如光速限制、能源消耗等,即使存在外星文明,也无法跨越动辄以光年计算的距离与人类接触。
认知差异说:外星文明的存在形式、沟通方式可能与人类完全不同,它们或许不用电磁波通信,甚至不以碳基生命形态存在,导致人类无法识别其信号或踪迹。
动物园假说:外星文明早已发现人类,但出于观察或保护目的,将地球视为 “动物园”,不干预人类发展,也不暴露自身存在。
杨振宁的观点更偏向于对 “宇宙生存规则” 的敬畏 —— 或许不是外星人不存在,而是主动暴露自己的文明,早已在宇宙的生存博弈中被淘汰。这种基于物理规律和宇宙逻辑的推断,比任何恐怖片都更令人警醒,也让人类重新审视 “主动寻找外星文明” 的行为。
宇宙的浩瀚远超想象,其中的规则可能残酷到超出人类认知。杨振宁的观点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对人类文明生存的深层考量 —— 在尚未摸清宇宙真相之前,保持谨慎与低调,或许才是守护自身安全的明智选择。
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
扫码打赏
微信扫描 感谢支持
昵称:史***
昵称:张***
昵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