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偶然相遇的人》 学生作文 但我常常记起这位老人
我不知道应该叫他什么,我们只是偶然相遇过。那是去年深冬的一个早晨,我走在行人稀少的人行道上,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在寒风中摆摊的人。他,大约50岁,穿着一件灰不灰蓝不蓝的...
街角的算命摊前,围满了看热闹的人。算命先生始终闭着眼,指尖轻捻,直到孙衙司走上前,他才缓缓睁开眼,目光落在孙衙司脸上的瞬间,神色骤变,斩钉截铁地说:“你命数将近,活不过今日。”
孙衙司闻言一惊,随即失笑。他自认平生积德行善,从未做过亏心事,身子骨也硬朗得很,怎么会突然要丧命?“先生莫要胡言,我好端端的,怎会今日就死?”
算命先生却丝毫不松口,语气笃定:“今年今月今天死,时辰就在今晚三更三点子时。” 为证所言非虚,他还当众立下赌约:“若今晚三更三点你不死,明日一早我便在此处自刎,以谢天下。”
话音刚落,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狂风骤起,乌云密布,几道闪电划破天际,雷声滚滚,仿佛上天在斥责算命先生泄露天机。围观者无不心惊,孙衙司虽仍不信,心里却也添了几分不安,悻悻地回了家。
回到家中,孙衙司将算命先生的话告诉了夫人。孙夫人听后怒火中烧,当即就要去找算命先生理论,却被孙衙司拦住:“且等三更子时过了再说,若真无事,再与他计较不迟。”
孙夫人拗不过丈夫,只得让丫鬟颖儿备上酒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守夜。席间,孙夫人频频劝酒,孙衙司本就心绪不宁,几杯酒下肚,便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孙夫人扶他进房休息,又叮嘱颖儿在门外守着,务必等到三更时分,看看预言是否应验。
颖儿守在门外,困得眼皮打架,好不容易熬到街上更夫敲过三更的鼓声,正想松口气,屋内突然传来孙衙司一声凄厉的大叫。她慌忙推门进去,却见房间空无一人,窗户大开着。颖儿急忙呼喊,孙夫人闻声赶来,两人四处寻找,最终在城外石桥上看到了孙衙司的身影 —— 他竟纵身跳入了湍急的河中。
孙夫人瘫坐在桥头,哭得肝肠寸断,算命先生的预言,竟真的应验了。次日,孙衙司离奇投河的消息传遍了大街小巷,众人纷纷惋惜:“孙衙司为人公正,从不徇私舞弊,是个难得的好官,怎么就这么没了?” 也有人对算命先生的预言心生疑虑:“白天刚算完命,晚上就自杀,这事也太蹊跷了。”
孙衙司的结义兄弟小孙衙司得知消息后,立刻向县令禀报。县令听闻此事,也大为震惊:“生死乃阎王掌管,那算命先生难道是活神仙不成?” 他觉得事有蹊跷,孙衙司家庭和睦,无理由自杀,推测他定是办案时与人结怨,遭人谋害,于是下令捕快全城搜寻算命先生,务必查清真相。
因衙门事务繁杂,不能一日无主,县令便让小孙衙司暂时接替孙衙司的职务。小孙衙司起初百般推辞,毕竟义兄刚离世,他心中悲痛,可架不住县令再三劝说,最终还是领了命。
孙衙司的灵堂上,孙夫人哭得撕心裂肺,始终不愿相信丈夫会无故自杀。县令上前安慰,承诺定会查明真相,给她一个交代。可没过多久,捕快便来禀报,全城都找遍了,始终不见算命先生的踪迹。孙夫人得知后,哭得更伤心了,在场之人无不心疼。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百日已过。这天,孙夫人去大明寺烧香祈福,偶遇了隔壁村的张媒婆。张媒婆见她孤身一人,便劝道:“孙夫人,你还年轻,未来的日子还长,不如再找个依靠。” 孙夫人起初并未在意,只淡淡说了句 “有空来家里坐”。
张媒婆却当了真,第二天一早就登门拜访,再次劝说孙夫人改嫁。孙夫人架不住张媒婆的软磨硬泡,最终松口,但提出了三个条件:“第一,我生是孙家人,死是孙家鬼,对方必须姓孙;第二,要担任衙司一职;第三,需入赘孙家,我不想离开这里。”
张媒婆听后犯了难,这三个条件凑在一起,可不是容易的事。可没想到,仅仅过了两天,她就兴冲冲地跑来告诉孙夫人:“找到了!这人刚好合上你所有条件!”
孙夫人疑惑不已,张媒婆笑着解释:“就是小孙衙司啊!他姓孙,如今又接替了孙衙司的职务,而且愿意入赘!” 孙夫人闻言一愣,连连摆手:“这使不得,我与他一向叔嫂相称,怎能如此?”
张媒婆却劝道:“你们又不是嫡亲,没什么干系,况且小孙衙司还比你大两岁,人品能力都好,你还有什么可挑剔的?” 孙夫人思来想去,觉得张媒婆说得也有道理,便答应了这门亲事。
很快,孙夫人与小孙衙司在孙衙司去世百日之际,举办了婚礼。婚后不久,他们便将跟随孙衙司多年的丫鬟颖儿,嫁给了街头卖酒的王九。颖儿心中满是不解,她自小父母双亡,是孙衙司收留了她,待她如亲人一般,如今孙衙司刚离世不久,主家就将她嫁出去,让她十分难过。
夜里,颖儿独坐在烛前,思念着孙衙司,越想越心酸,便起身走出家门,不知不觉来到了孙衙司投河的石桥上。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缓缓走来,颖儿吓了一跳,颤声问道:“你是谁?”
那身影叹了口气,轻声说:“颖儿,我是你的大孙老爷。”
颖儿连连后退,脸色苍白:“大孙老爷已经死了,你不要吓我!”
“我死得太冤了。” 孙衙司的身影语气悲凉,“别怕,我不会伤害你,找你是想让你帮我做主,替我申冤……”
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
扫码打赏
微信扫描 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