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画 花鸟 乾隆20年小春制 作画李鱓 字宗扬 号复堂 别号懊道人

来源:李鱓画集
发布/作者:赵峰
2025-09-23
热度:11
墨韵

杂画 花鸟 乾隆20年小春制 李“鱓

李鱓(1686 年 - 1756 年),字宗扬,号复堂,别号懊道人、墨磨人,是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 之一。

生平经历

早年经历:李鱓出生于江苏扬州府兴化,是明代状元宰相李春芳第六世孙。他自幼喜爱绘画,十六岁时已颇有名气。曾从同乡魏凌苍学画山水,从陆震学书,稍长又从族兄李丙旦习制艺、从族嫂王媛学画花卉。康熙五十年中举,康熙五十三年召为内廷供奉,随蒋廷锡学画花鸟。

仕途坎坷:康熙五十七年,李鱓乞归离开宫廷。雍正八年,他重新入宫,随高其佩学画,后于雍正十二年再次离开宫廷。乾隆三年,李鱓出任山东滕县知县,为政清简,颇得民心,但因得罪上司,于乾隆五年罢官。

晚年卖画:罢官后,李鱓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与郑燮关系最为密切,郑燮有 “卖画扬州,与李同老” 之说。

绘画风格

早年:画风工细严谨,颇有法度,曾随蒋廷锡学画,受其影响,作品笔法严谨,规矩方圆,合于法度。

中年:画风始变,转入粗笔写意,大胆泼辣,挥洒自如,感情充沛,富有气势。他受石涛影响,以破笔泼墨作画,形成 “水墨融成奇趣” 的独特风格。

晚年:风格趋于散漫颓唐,但仍在板直中见道劲,枯率中寓朴茂。

艺术成就

拓展题材:李鱓拓展了写意花鸟画的表现领域,将花草树木、日常用具、桑蚕等一一摄入画中,取材之广,超过前人。

创新技法:他在写意花鸟画的表现技巧上有新的突破,吸取没骨花卉的表现方法,工细严谨,色墨淡雅,同时又运用破笔泼墨,笔墨奔放,富有动感,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

代表作品

有南京博物院藏的《土墙蝶花图》轴、故宫博物院藏的《松藤图》轴、荣宝斋藏的《芍药小雀图》等。

上一篇:山中岁月-李学明画 纸本设色 丁酉年初夏

下一篇:清代画家李鱓的《梅花图》年代不详 辽宁博物馆收藏

你有爱心打赏我有激情创作

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

微信打赏二维码

扫码打赏

微信扫描 感谢支持

凡打赏100元可成为本站金牌会员享受人工服务 人工服务项目若干 可接受私人定制等 咨询15896680811

最近支持 随机显示

用户头像 昵称:梨***
¥20.00
用户头像 昵称:刘***
¥5.00
用户头像 昵称:大***
¥20.00
用户头像 昵称:梨***
¥1.00
用户头像 昵称:大***
¥1.00

评论区

已有 0 条评论

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