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是时代对画家的要求,问题不是是否需要“创新”,而是对它有着不同的理解。想以最少的付出,获取“大师”级成果的人眼睛里没有过程,只有诱人的果实,所以他并不在乎育种、施肥的艰辛,而只在意收获。“创新”的含义在某些人的眼里就是把现成的拿来重新组构,形成新的视觉效果,故此“创新”完毕。这种“创新”观造就了多少时代的“弄潮儿”,但潮起潮落,弹指间,“弄潮儿”灰飞烟灭。当然,这种结果并不是“创新”的罪过,而是我们理解错误,将一个生命的成长过程当成了无生命体的组建构造。山水画的“创新”并不是让你按照一个外部要求组构一个新形象,而是要反映出你自身内在精神体从弱到强,从幼稚到成熟,并超越自身价值而融入民族精神这样一个成长过程。记录这个过程就是画家手中的笔。除此之外,任何一步到位的企图都会是“拔苗助长”。对于中国画而言,“新”起于“心”,“心”正则“新”正,“心”邪则“新”邪。每个人都喜欢张扬自己的个性,但问题不在于是否应该张扬个性,而是张扬什么样的个性,在这一点上很多人都不清楚。张扬不是目的,我们要把“性”修好,这样“张扬”出去才有意义。如果张扬出去的是垃圾,则还需要他人去清扫,那和醉酒发狂没有什么实质的区别。创新是时代的要求,它是每个画家都想得到的,但切不可急于求成,不要用中断自己艺术生命的代价,去换取得到这个短暂光环的结果。山水画的“创新”,不应单一的视为新技法的创造及视觉效果的与众不同。而应该回到具
有浓郁的中华文化的传统山水画语汇上来。通过对博大、精深的传统语汇的学习、掌握,达到继承与发展的目的。学习经典,掌握经典到创造新的经典乃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
赞赏二维码

发表评论 (已有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