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妇奇遇:心善终得好报的民间传说

来源:原创
发布/作者:Rocky
2025-10-06
热度:7
情感

在明朝万历年间的苏州府,有一户姓王的人家,家中女儿王氏因脸颊上一块青紫色的胎记,到了二十岁仍未出嫁。在那个看重容貌的年代,这成了她的 “原罪”—— 父母为此愁得头发都白了,兄嫂更是将她视作眼中钉,家里所有脏活累活都压在她一人肩上,就连吃饭,她也只能蹲在灶台边啃冷硬的窝窝头。

那年夏天异常炎热,王氏正在厨房为小侄子炖鸡汤,小侄子光着脚跑进来,伸手就要掀锅盖,王氏连忙拦下,轻声说 “还没熟呢”。可孩子当即坐在地上哭闹起来,哭声大得惊动了半条街。嫂子闻声冲进来,用指甲狠狠戳着王氏的额头,破口大骂:“你个丧门星,存心不让我儿吃好是不是?” 哥哥也跟着进来,一脚踹在灶台上,灶台晃动,锅里的汤险些洒出来。父母则在门口唉声叹气,嘴里念叨着 “白养你这么大了”。

王氏攥着抹布的手微微发抖,脸上的油污混着泪水纵横交错。那一刻,她觉得自己在这个家里毫无容身之处。当天夜里,她揣着一根麻绳,摸黑往后山走,想找棵歪脖子树了结残生。可天不遂人愿,她脚下一滑滚下山坡,额头撞上一块青石,当场昏死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王氏悠悠转醒,发现自己躺在一间木屋前的泥泞里,满脸血污,眼睛都快睁不开,脚踝肿得像发面馒头,稍微一动就钻心的疼。她绝望地哭喊道:“老天爷,连死都不让我痛快吗?”

就在这时,木屋的门 “吱呀” 一声开了,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长衫的年轻人探出头来,他是村里的吴秀才。吴秀才是外乡人,父母早亡,投奔姐夫后却被嫌弃累赘,便独自住在后山的这间木屋里。他本以为是姐姐来了,可在月光下看清王氏的脸后,吓得 “妈呀” 一声就关上了门,还把门锁得死死的。

见连素不相识的人都怕自己,王氏哭得更凶了。过了一会儿,门又开了一条缝,吴秀才举着油灯仔细打量,昏黄的灯光照在王氏血迹斑斑的衣襟上,他才认出:“是王姑娘。” 吴秀才连忙扶王氏进屋,王氏发现,这木屋虽小,却收拾得整洁有序。吴秀才倒出草药,小心翼翼地为她敷伤,指尖轻触她脚踝时,红着脸解释:“这药能治跌打损伤,是我常上山采的。”

王氏别过脸,自卑地说:“我这张脸,谁见了不堵心,活着也是碍眼。” 吴秀才突然放下药碗,认真地说:“孔子云‘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矣’,模样算什么?我常看见你帮李奶奶挑水,给张瞎子缝衣服,你这颗心,比谁都干净。”

王氏怔住了,长这么大,这还是第一次有人夸她心善。她声音发颤地问:“可你方才也吓着了……” 吴秀才耳根通红,搓着衣角,嗫嚅着说:“我刚是没看清。若你不嫌我穷,我想娶你。” 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一只磨得发亮的银簪:“这是我娘留下的,虽不值钱,却是我的真心。”

王氏握着冰凉的银簪,泪水再次涌出,只是这一次,泪水里满是暖意。她轻轻点了点头,答应了这门亲事。婚后的日子虽然清苦,却过得踏实安稳。每天天不亮,王氏就起来生火做饭;吴秀才读书时,她就在一旁纳鞋底,针脚密得像天上的繁星。两人相守在山间,日子过得蜜里调油。

可惜好景不长,两年后的开春,一场风寒夺走了吴秀才的性命。他弥留之际,拉着王氏的手说:“枕头底下有个布包,是我攒的钱,你好好活着,心善之人总有好报。” 王氏打开布包,里面是几十枚用红线捆得整整齐齐的铜板。安葬了丈夫后,王氏在他的坟前种了一棵自己最爱的桂花树。此后,她每天除了种地,就坐在坟前和丈夫 “说话”,说麦子抽穗了,说山花开了,一直说到日头西沉才回家。

半月后,王氏揣着积攒的鸡蛋去赶集,换回香烛纸钱,想给丈夫上坟。可在回家的路上,天色突然骤变,乌云像墨一样浓,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下来。她慌忙躲进路旁的一座破庙里,见墙角堆着干草,便找了个避风的地方坐下。

困意渐渐袭来,王氏倚着墙睡着了。梦中,她竟回到了吴秀才的木屋,可木屋却变得愈发亮堂,最后化作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宫殿的柱子上盘绕着金龙,地上铺着红毡,水晶灯照得人睁不开眼。吴秀才身着黑锦袍,头戴方巾,比生前更显精神,他拉着王氏的手往殿中走,轻声说:“累了吧。”

宫殿中央摆着一张铺着白绫的软床,王氏刚躺下,就听吴秀才笑道:“我去去就来。” 还没等她反应过来,一条黑龙忽然从门外飞入,龙鳞金光灿灿,像打了蜡一样,龙角上还悬着珍珠串。黑龙扑到床上,王氏想挣扎却动弹不得,想呼喊也发不出声音。奇怪的是,黑龙的气息里带着淡淡的桂花香,竟和吴秀才身上的味道一模一样。

“轰隆” 一声惊雷劈中了庙顶的鼎,瓦片哗啦啦地坠落。王氏猛地惊醒,冷汗浸透了衣衫,心口狂跳不止。此时雨已经停了,夕阳正缓缓西沉,她摸着发烫的脸,匆忙收拾了一下就往家走。

一个多月后,王氏常常觉得乏力、恶心,月经也迟迟没来。吴秀才的姐姐陪她去看郎中,郎中把完脉后笑着说:“恭喜,是喜脉,快三个月了。” 王氏抚摸着小腹,猛然想起那个怪梦,脸颊瞬间飞红。

十月怀胎期满,王氏在龙年龙月龙日龙时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孩子的哭声洪亮,震得屋瓦都仿佛在响。接生婆夸赞道:“这孩子有七斤多重呢,眉眼长得跟吴秀才一模一样。” 王氏为孩子取名吴晨,小名大龙。

这孩子却懒得出奇,三岁了还不肯走路,非要母亲背着;七岁了吃饭还要人喂,周岁时连脸也懒得擦。但他总爱趴在父亲的坟前,对着桂花树咿咿呀呀地说话,村里人都笑称:“哪是大龙,分明是条懒龙。”

可谁也没想到,这 “懒龙” 竟是个奇人。十岁那年,王氏上山砍柴晚归,却找不到大龙,急得直哭。最后,她在坟前的草丛里发现了大龙,可他的身子竟和野草变成了同样的颜色,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还有一回,邻村地主家丢了一箱银子,可第二天银子竟出现在了破庙里,还被分给了乞丐。有人瞥见一个黑影从房顶上飞掠而过,可仔细看时,黑影又没了踪迹。

后来,大龙向母亲坦白,那些事都是他做的。十二岁那年,大龙在城里置办了一处带院子的宅子,红漆大门,青砖铺地。他雇来马车,把母亲和姑母一起接到了新家里。那天,王氏摸着脸上的胎记,望着院中晒太阳的儿子,忽然觉得这道陪伴了自己多年的印记,也没那么难看了。

她想起了吴秀才生前说的话 —— 心善之人,终有好报。

上一篇:生命之初的奇迹:一只精子的独白

下一篇:《红楼梦》第六回:“初试云雨情” 背后的袭人:心机上位与注定的悲凉结局

你有爱心打赏我有激情创作

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

微信打赏二维码

扫码打赏

微信扫描 感谢支持

凡打赏100元可成为本站金牌会员享受人工服务 人工服务项目若干 可接受私人定制等 咨询15896680811

最近支持 随机显示

用户头像 昵称:大***
¥1.00
用户头像 昵称:刘***
¥5.00
用户头像 昵称:内***
¥20.00
用户头像 昵称:内***
¥5.00
用户头像 昵称:大***
¥1.00

评论区

已有 0 条评论

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