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英牺牲后 毛主席得知消息的三种不同说法

来源:原创
发布/作者:黄文隆
2025-10-06
热度:6
情感

毛岸英牺牲后,毛主席究竟是如何得知这一悲痛消息的?本应清晰的历史细节,却因存在三种不同说法而显得复杂,每种说法均有相关背景与记载支撑,让人们对这段历史的认知多了几分探究空间。

说法一:周总理暂缓告知,江青与叶子龙汇报

在流传最广的说法中,毛岸英于 1950 年 11 月 25 日上午牺牲,当天下午,彭德怀老总便向国内发去电报汇报此事。周总理第一时间看到电报,可当时毛主席正患病,且抗美援朝战争处于关键阶段,周总理担忧毛主席无法承受这一打击,便暂时将消息隐瞒下来。

直至 1951 年 1 月 2 日,毛主席的病情好转,抗美援朝战局也进入稳定期,周总理才决定将电报交给毛主席。当时,江青与叶子龙先收到电报,随后向毛主席汇报了毛岸英牺牲的消息。据记载,毛主席听后愣住了,许久没有言语,整个人仿佛瞬间衰老了不少。过了很久,他才用沙哑的声音说道:“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呢。” 这一说法的权威性较高,毛新宇在《我的伯父毛岸英》一书中也采用了此说法。

说法二:因材料问题问责,叶子龙无奈坦白

毛主席的保健医生王鹤滨在《走近伟人:毛泽东的保健医生兼秘书的难忘回忆》一书中,记载了另一种由当事人叶子龙所述的情况。

某天,王鹤滨前往菊香书屋,遇到刚从毛主席房间出来的叶子龙,叶子龙告知他毛主席已知道岸英牺牲的事。王鹤滨追问毛主席是如何得知的,叶子龙回忆道:当时他给毛主席送去一份朝鲜前线发来的文件,毛主席看后十分生气,大声说道:“把岸英调回来,他怎么搞的?把材料写成这个样子,不但没有进步,反而退步了!”

要知道,毛岸英在朝鲜期间担任彭德怀老总的秘书,许多材料都由他撰写。起初毛主席对他的工作较为满意,但后来几次材料的水平明显下降,毛主席便误以为是毛岸英工作退步,还想将他调回,避免其在前线拖后腿。然而,当时毛主席身边的人早已知晓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只是一直瞒着他。此刻,叶子龙明白再也瞒不下去了,只好将毛岸英牺牲的真相告知毛主席。毛主席得知后极为震惊,久久没有说话,叶子龙便悄悄退出了房间。这一说法与第一种说法的当事人虽有重叠(叶子龙),但具体细节差异显著。

说法三:杨尚昆奉命告知,毛主席强忍悲痛

第三种说法来自杨尚昆的记载。在《杨尚昆日记》1951 年 1 月 2 日的内容中,有这样一段记录:“岸英死讯,今天已不能不告诉李得胜了,在他见了程颂云等之后,即将此息告他。长叹了一声之后,他说:牺牲的成千上万,无法只顾及此一人。事已过去,不必说了。精神伟大,而实际的打击则不小!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杨尚昆当时担任中央办公厅主任,彭德怀老总从朝鲜前线发回的电报他自然知晓,也清楚毛岸英牺牲的消息。不过,他此前一直遵照周总理的指示,没有将消息告诉毛主席。直到 1951 年 1 月 2 日,在合适的时机下,杨尚昆才向毛主席告知了毛岸英牺牲的事。按照这一说法,是杨尚昆直接向毛主席传达了死讯,且毛主席当时所说的话,与第一种说法中那句充满无奈的 “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呢” 截然不同,更多地体现出他以大局为重、强忍个人悲痛的伟大胸怀。

三种说法的当事人或相关记载者,均为历史事件的亲历者或权威研究者,他们所述内容却存在明显差异,这也恰恰展现了历史的复杂性。对于究竟哪种说法更接近真相,人们或许会有不同的判断与倾向,但这些不同的记载,都从侧面反映出毛岸英牺牲给毛主席带来的沉重打击,以及毛主席在个人悲痛与国家大义之间所展现出的崇高精神。

上一篇:古代陪嫁丫鬟的命运:以阿狸为例 揭开大户人家女儿出嫁配丫鬟的隐情

下一篇:生命之初的奇迹:一只精子的独白

你有爱心打赏我有激情创作

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

微信打赏二维码

扫码打赏

微信扫描 感谢支持

凡打赏100元可成为本站金牌会员享受人工服务 人工服务项目若干 可接受私人定制等 咨询15896680811

最近支持 随机显示

用户头像 昵称:大***
¥5.00
用户头像 昵称:大***
¥1.00
用户头像 昵称:吉***
¥5.00
用户头像 昵称:内***
¥1.00
用户头像 昵称:内***
¥10.00

评论区

已有 0 条评论

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