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张借粮条-上个世纪50年代 栾川一中有一位很好的理化教师
上个世纪50年代,栾川一中有一位很好的理化教师——李建基先生。后来突然不见了,据传他是因“历史问题”不能在校执教而离开的。他返乡务农后,由于当时穷困的三川小红之地难...
有这么一对小夫妻,结婚已过一年,关系却冷淡得像隔了层冰。妻子对丈夫始终保持着距离,别说亲密接触,就连丈夫的衣物,都绝不肯跟自己的叠放在一起。前几日,丈夫的贴身衣服无意间落在了床上,妻子见了,当即扯下整条床单,扔在一旁,仿佛那衣服沾了什么脏东西。
丈夫心里本就憋着火,只觉得妻子太过矫情:“再漂亮又如何?难不成你是杨贵妃转世,还能金贵到碰不得?” 这天夜里,月色正好,丈夫又喝了几口酒,脑袋一热,先前的委屈和不满全涌了上来。他不顾妻子的反抗,想硬来当回 “霸王”,可没成想,“霸王” 没当成,反倒被妻子狠狠咬了一口。那疼痛感钻心刺骨,疼得他连脚后跟都不敢着地。
等到天亮,丈夫的情况更糟了,直接瘫在床上起不来。妻子没办法,只好梳妆整齐,动身去镇上的药铺请郎中。这郎中不是别人,正是妻子的青梅竹马。两人从小一起长大,默契十足,小时候一起玩泥巴、打弹弓、掏鸟窝,留下了满是欢声笑语的回忆。
还记得最后一次掏鸟窝时,妻子才七八岁,仰着小脸对郎中说:“哥哥,我也要上去,你背我好不好?” 郎中二话不说,背着她就往树上爬,累得满头大汗,衣服被树枝扯得歪歪扭扭,却笑得格外开心。可最后掏下来的鸟窝,是空的。没过多久,郎中一家搬去了镇子,妻子便再也不跟其他男孩子玩了 —— 那些男孩要么对她大吼大叫,要么推推搡搡,远没有郎中那般懂她、疼她。
妻子来到药铺时,郎中刚送走一位客人。他一抬头看到妻子,眼神里瞬间染上了一丝担忧,注意到她眉宇间的忧郁,连忙问道:“怎么了?是不是遇到什么难处了?” 妻子有苦难言,只含糊地说 “家里人受伤了”。郎中与这对小夫妻也算相熟,便追问:“哪受伤了?我随你去看看。” 妻子娇嗔地答了句 “去了就知道”,也只有在这位 “郎中哥哥” 面前,她才会偶尔展露这般小性子。
郎中比妻子大几岁,从不跟她计较这些,只觉得她这模样有趣,笑着摇了摇头,随手挎上药箱,跟着妻子往家走。妻子家的小院清雅别致,院里种满了花花草草,还有一棵枝繁叶茂的老槐树,树上挂着好几个鸟窝。一进院门,郎中还打趣道:“怎么,你如今也喜欢掏鸟窝了?” 没成想,这句话竟让妻子红了眼眶,眼泪差点掉下来。郎中见此情景,也不便再追问,只默默跟着她进了屋。
郎中对妻子家的布局很熟悉,径直走向卧室。推开门一看,只见丈夫正像只煮熟的大虾似的,蜷缩在床上,脸又红又胀,显然是又羞、又痛、又气。“哪被咬了?” 郎中一边打开药箱,一边在心里暗忖:敢惹我的邻家小妹妹,被咬也是活该!若是咬破皮了,可得把药的浓度调高点,好好消消毒 —— 毕竟,惹谁都别惹郎中,不然可有苦头吃。
不过,郎中向来品行高尚,治病时从不会掺杂私人情绪,只会对症下药。他备好药,双手仔细消了毒,对丈夫说:“来,我瞧瞧伤在哪了。” 可半盏茶的功夫过去了,丈夫愣是一动没动,紧紧捂着衣服,像是怕被人扒了似的。
郎中见状,故作无奈地说:“看来你身子好得很,既然如此,那我就先走了。” 说着,便作势要收拾药箱。“别、别等一下!” 丈夫急了,极不情愿地挪了挪身子,慢慢展开了四肢,露出了那处被咬的伤口。一场因冲动引发的闹剧,也总算要随着郎中的诊治,慢慢落下帷幕。
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
扫码打赏
微信扫描 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