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流派之学院派
“我对你的感情,就像以自然对数e为底的指数函数。”
爱情没有教科书,但学生还是爱听老师讲这个,以恋爱或情感为主题的课总是人气爆棚。华师大一位马哲老师开设的“婚姻与爱情”选修课,只招84人,报名接近500人。
日本早稻田大学也有一门人气讲座“恋爱学”,开这门课的老师森川友义还把上课成果写成《结婚要从交往的第4人以后考虑》。他在书中给出公式:接吻价值=约会次数x饮食费,算出恋爱男女的平均接吻价值约为2500元。
中国高校里的学霸也纷纷想出表情达意的妙招。哈尔滨工业大学男生张华州利用高数公式写下三行情书;武汉长江工商学院女生吴华杰用数学符号“-∞”“+∞”和几个英文单词表示“你若不离不弃,我定生死相依”;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也出现了一封名为“爱情公式”的情书,把爱情比作高数极限公式,并把公式拆分成地域距离和心灵距离,最后用“我们的爱情e直都在”阐释公式结果。
清华博士生王召健则用数学语言搭建了一个谈恋爱的目标函数:假设a为男生,b为女生。a在t1时间段喜欢b,b在T1时间段喜欢a。若t1∩T1≠ф(tl交T1不为空集),则a和b可能发展成为男女朋友,反之则不能。其实这个公式表达的意思是:在对的时间和对的地点遇见对的人。好消息是,他的高中同学已经成功应用这个公式脱光了。
赞赏二维码

发表评论 (已有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