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与一个人交欢时,我总是觉得他从我的阴道偷去我的创作灵感。”24岁的时髦女孩Lady GaGa自私地说。而另一方面,陕西咸阳的妻子刘群,却能将肾捐给患尿毒症的丈夫。
《新科学人》杂志问英国物理学家霍金:“让您思考最多的问题是什么?”他道:“女人,她们完全就是个谜啊!”
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中国适婚男性人口的绝对过剩会越来越严重,且至少延续到2030年。男人的爱情也受到更多现实问题的挤压,比如说买房、买车、承担家庭开销就被认为是男人应该首先承担的责任。
很多女人对自身的期待值并不高,却要求男人有野心和成功的渴望。
而且不知是不是因为女人更富表达力,“剩女”似乎比“剩男”获得了更多话语空间。香港单身女性的平均年龄已超过40岁,仍可以不疾不徐。但也有研究表明,30.4%的港女为了不错过适婚年龄而结婚。相亲节目中女性对男性的挑选实际上是一种假象,只要完成基本的自我建设,在台下,大多数男人都比女人拥有更多的选择项,更何况还有条件优越的“高帅富”。
有一个笑话:一个男人要在三个女郎中选择一位结婚,他给了每人一笔钱,观察她们如何处理。三人做法各有千秋,最后,男人选择了--胸大的那位。
男人是视觉动物,面对异性的第一反应永远是,“她年轻漂亮吗?”走出中年之痒的倪震说:“爱情是不讲道理的东西,即使再理想、再讲逻辑的人,意乱情迷时也会一概不顾。”这话用在2011年两次私奔的王功权身上不知是否贴切?
但也不要因此就武断地说“男人没一个好东西”,男性价值观的另一个特点是,他们更看重付出和承担。看一个男人的品行,要看他如何对待弱小之物和身边的女人。
日本作家眉村卓,每天为患癌症的妻子写一个让她开怀的小故事,写了1778天,直到妻子去世。阜阳司机张有田,照顾瘫痪的妻子12年,每次出车都把她带在身边看风景。“她要发脾气,我就嘻嘻哈哈笑;她再发脾气,我就唱情歌。”在结婚56年纪念日上,武汉男人石建汤为年轻人支招儿。
“我不是混蛋,你也不是天使。”电影《亲密敌人》的宣传语道出了男人的心声。
生于1970年的孙红雷说:“我长大了,我需要温暖的家,需要自己的小孩,需要正常人的生活。事业在前三十几年的密度和强度影响了我的一切思考和行动方式,负责任地说,如今我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结婚,但我会为之努力。”
“小说《带阁楼的房子》中,男主角画家有这么一段心理独白:‘我满腔的温情,心里平静,满意自己。我满意的是我还能够入迷,能够爱人。’时光流逝,情随境迁。安东·契诃夫的时代自不待言,就连阅读他的时代也显得那么遥远。唯一剩下的记忆,和小说中的画家一样,入迷过,爱过,我对此也算满意。”生于1948年的何多苓说。
这是男人对过往感情最中肯的评价,但并不是结束语。生于1933年的渡边淳一补充道:“如果我们想要爱,80岁也不算晚。”
87岁老兵徐友根,至今还在寻找65年前在深圳失散的香港恋人李玉:“1946年内战被迫分离,你哭倒在码头,我躺甲板仰天长叹。我还在牵挂你。”
赞赏二维码

发表评论 (已有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