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人类存在,性别利己主义就不会消失,例子参见所有男人的征婚标准和所有女人的征婚标准。你会发现,满足征婚标准的人全世界只有一个,不是比尔·盖茨也不是安吉丽娜·茱利,而是该征婚标准制订者本人--把他/她做变性手术就行了。因为全世界只有他/她,最清楚另一性的自己想要什么。
男人说女人的不是,女人不爱听;女人数落男人的不是,男人撇着嘴。解决方案是:男人和猪朋狗友凑在酒桌上,感慨“女人哪……”;女人和闺蜜一边逛街一边八“臭男人……”。结果大家都舒服了,男人继续抠女,女人继续陷入爱情。
我吃过白萝卜、胡萝卜、萝卜菜、萝卜糕,还知道世间有男人被称为花心大萝卜。他们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吊在一棵树上想着一片森林,总想测试一下自己的魅力,并时时盘点自己的战果--换句话说,用下半身思考。年轻的时候,他们离雌雄同体还早。
我听说过狐狸,闻过狐臭,读过《聊斋志异》,但一次也没有见过狐狸精。没有一个女人是狐狸精,针对这个女人的种种欲望(羡慕、嫉妒、模仿、偷窥、传播、中伤、幸灾乐祸)本身才是狐狸精。
男人再帅,总有一天会变成麻辣佬;女人再靓,总有一天会变成师奶。一直不结婚呢?男人照样变成麻辣佬,女人则变成师太。
千万不要妄自同情剩男剩女,他们有一技之长,内心骄傲,阅历既深,已经雌雄同体了。英国的弗吉利亚·伍尔芙说“伟大的心灵都是雌雄同体的”,但到今天,久旷和久怨的心灵也是雌雄同体的。
真情已耗尽,剩男剩女不再轻易相信和付出真爱。他们创造出属于一个人的雌雄同体的生活方式:一个人住,跟同性和异性保持同等亲近、同等距离和同等的深刻理解,一个人的收入足以保证生活品质,家务请钟点工,感情需要以拍散拖解决,性需要以打游击解决。
这是一种反自然的雌雄同体。但在以陌生人社会为特征的现代都市中,它的流行极具普遍性和合理性。维吉尼亚·伍尔芙小说里的奥兰多,现实中到处都是。
赞赏二维码

发表评论 (已有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