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瓣

生日感言(作者:常太华教授)

来源:原创/搜集 发布:内玉 18

众所周知,生日是感谢父母养育之恩的日子。既然是感恩之日,我就借此机会缅怀我的尊父慈母,对他们的养育之恩深情怀念。经过时间洗礼,可以说除了我们兄妹之外,谁都不知道,他为了让子女上学付出的心血,可以想象,当年他让我的小妹常小娥到兰州上学意味着什么。他那弯屈的拇指印证着他的思想、功德、人格、才智。他的德行远远超过常氏家族中任何一个人。主要表现在他对亲朋的爱是刻骨铭心的爱,他对子女的情是天长地久的情,他的心是感化人性永恒的铭记。在他的身上找不到一丝一毫愧疚于子女的地方。坦率地说:没有尊父慈母的辛苦,也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因此,我们要永远继承父母的遗志,把他老人家的思想,志向,精神发扬光大,世世代代传下去。

生日还是一个为子孙传教授道的日子。因为我是一个科技工作者,所以我要按照21世纪的思维模式,提醒亲朋们,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一定要有危机感,一定要有忧患意识。因为纳米,超导,石墨烯,机器人,3D打印机,万向约束等高端技术进入市场之后,必然会像西方权威提到的那样,精英和垃圾人口的比例再次扩大,面临最为突出的矛盾就是众生的生活需求,越来越高,但挣钱的门路,则越来越小,就业的难度会逐年增大。更令人担忧的是全民赌博,青春与年龄失衡,一部分年轻人,沉浸于网络游戏之中,不读书,不看报,整天是吃喝玩乐,无所适从,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任何期待,证明他的青春已经死亡。这些人群根本不知道,西方发达国家一些七、八十的老人,还在规划以后的日子里如何度过,他们的青春依然旺盛。这正是激励我要在八旬的暮年去探研生命的信息,完成小说体《解读数理化,嫁接外国语,写作文的数学模型》的原动力。今天我要在众多的亲朋面前庄严地宣布我的人生信条,希望大家监督我的言行。

我的人生信条是:终生不抽烟,不酗酒,不赌博,不欠债,不羡慕他人的才华,不悲叹自己的平庸;步入老年之后,一不晒太阳等死,二不无为的活着而挣扎,三不为多消耗几年财富而解闷。而是在停止呼吸之前,利用个人的魅力把今生尚未做成的事情做好,耗尽爹妈和社会留给自己的资源,最后沿着千万人哭叫着降生,欢快地生活,无悔地死去那条道路,走到人生的尽头。在这里还要告诉在座的家长,你们一定要明白,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提高个人的修为,增强对生命的感受力,从而更好的认知自己,并且不断的提升自己。千万不能拼知识,拼记忆。更不能为了考试成绩造就一个老师高明,学生高超,家长高兴,其乐融融的假象。因为我们的先贤早就提出过哲学的三大终极,即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到哪里去。当下一些大学毕业生只所以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就是不知道自己是谁,这就是我国教育的极大缺失和悲哀。

放眼世界,以色列小学就开设宗教课,哲学是德国中学生的必修课,日本大学生要学茶道,培训艺术欣赏活动。他们的宗旨都是为了修身,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想想看,一个连自己都不了解的人,怎么会知道将来要做什么,国家和民族就更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那怎么会有在战火中依然强大的以色列,怎么会有在二战废墟上崛起的德国,日本?这个事实告诉我们,教育是社会良心的底线,是人类灵魂的净土,是立国之本,是强国之基。教育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己,帮助这个民族认识自己,我们才有可能掌握个人的命运,才能创造这个国家的未来。它的终极目的和根本是:为天地立心,为民生立命,为往圣立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赞赏二维码

赞赏二维码

发表评论 (已有0 条评论)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