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地摊戏:流动的戏台 不变的戏魂

来源:原创
发布/作者:平一
2025-10-24
热度:25
秋实

在许多年轻人的固有印象里,戏曲是专属老年人的 “怀旧消遣”,与鲜活的当下格格不入。可于我而言,生长在洛阳这座浸润着千年文脉的城市,戏曲从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街头巷尾、公园角落中,能触摸到温度、能听见心跳的生活一部分。

我对艺术的偏爱向来没有边界,书画的墨香、音乐的旋律、流行歌曲的节奏皆能让我沉醉,而戏曲,尤其是家乡的豫剧,更是刻在骨子里的情结。比起剧院里规整的演出,洛阳的 “地摊戏” 更让我着迷 —— 它没有华丽的舞台布景,没有精致的灯光音效,却有着最接地气的热闹,和最纯粹的戏味。

前几年,西苑公园的那摊戏班子是我的常去之处。说是 “地摊”,阵容却毫不含糊:专业的乐队拨弦拉胡,锣鼓点一敲,便把周遭散步的、下棋的人都吸引过来。戏一开腔,原本松散的人群瞬间聚成圈,有搬着小马扎的老人,有抱着孩子的妇人,也有像我这样闻声而来的年轻人。演员们虽不是名家大腕,却个个投入:老生的唱腔苍劲有力,花旦的水袖翻飞灵动,每一个眼神、每一个身段都透着股认真劲儿。其中一位三十多岁的女演员,至今让我印象深刻。她往台上一站,自带光彩,眉眼间的风情、动作里的优雅,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一曲唱罢,台下的掌声能响半天。在她的表演里,我看到的不只是技巧,更是对豫剧的热爱,那是一种能穿透人心的艺术之美。

后来不知何故,西苑公园的戏班子渐渐没了踪影,我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好像少了个能安放戏瘾的去处。直到昨天,我逛牡丹公园时,远远就听见熟悉的梆子声和唱腔。循着声音走去,果然看见一摊热闹的地摊戏 —— 规模和西苑公园的那摊不相上下,围满了看戏的人。

这摊戏的主持人是位头发花白的阿姨,却精神头十足,一口洛阳话风趣幽默,总能逗得台下哈哈大笑。她不仅会主持,唱起戏来也有模有样,一段经典的豫剧选段,字正腔圆,韵味十足。台下的观众听得入迷,有人跟着轻声哼唱,有人随着节奏点头,熟悉的戏味再次填满了公园的角落。我找了个角落站定,听了足足一个小时,虽没见到西苑公园那帮老熟人,却依旧被这份热闹和真诚打动。

其实,无论是西苑公园的旧戏台,还是牡丹公园的新热闹,洛阳的地摊戏都藏着最朴素的艺术生命力。它无关年龄,无关排场,只关乎一群爱戏的人,用最直接的方式,把戏曲的美传递给每一个愿意驻足的人。如今,我已经打算好,往后只要有空,就来牡丹公园听戏 —— 毕竟,能在自家门口,天天遇见这样的好戏,也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上一篇:能量改命:能量耗尽会身体累 赚钱难?掌握这 6 种能量运作术 让你健康快乐又有钱!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

你有爱心打赏我有激情创作

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

微信打赏二维码

扫码打赏

微信扫描 感谢支持

凡打赏100元可成为本站金牌会员享受人工服务 人工服务项目若干 可接受私人定制等 咨询15896680811

最近支持 随机显示

用户头像 昵称:林***
¥100.00
用户头像 昵称:内***
¥100.00
用户头像 昵称:大***
¥100.00
用户头像 昵称:刘***
¥10.00
用户头像 昵称:开***
¥5.00

评论区

已有 0 条评论

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