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上最清醒的人:燕青 —— 招安前备好退路 乱世中保全自身

来源:原创
发布/作者:丁汉臻
2025-10-06
热度:6
秋实

在《水浒传》的梁山好汉群体里,多数人或随宋江追逐招安的 “正道”,或在征战场上身亡,或最终死于奸臣构陷,而浪子燕青却凭借远超他人的清醒与筹谋,在乱世中为自己铺就了一条安稳退路,堪称梁山上 “最清醒” 的人。

宋江上梁山后,“招安” 便成了他心心念念的目标。可他未曾预料到招安的残酷后果:一方面,招安后他带领梁山好汉北征辽国、南讨方腊,兄弟们死伤惨重,最终活下来的仅剩 36 人,所谓 “走正道” 实则将众人引向了死路;另一方面,幸存的三十余人虽随宋江回东京加官进爵,但朝廷奸臣当道的局面并未改变,蔡京、高俅等人不愿放过宋江、卢俊义,最终宋江、卢俊义饮毒酒身亡,李逵、花荣、吴用等人也相继殒命。

梁山上并非无人预见这般结局,公孙胜与李俊便是较早选择抽身的人。公孙胜作为梁山元老,本就支持晁盖,与宋江的招安理念相悖。晁盖死后,宋江一心推动招安,公孙胜早早心生退意,加之其师傅罗真人 “逢幽而止,遇汴而还” 的警告,他最终选择回归修道生活,虽未必会死于征方腊之战,却也避开了目睹弟兄们接连离世的痛苦。李俊则纯粹为保全性命,在宋江班师回朝、大军刚出苏州城时,谎称患病,请求宋江留下童威、童猛照料,待宋江大军远去后,便带着二人消失,据说最终远赴海外,成为暹罗王,享尽荣华。

不过,比公孙胜、李俊更清醒的,当属浪子燕青。他不仅在招安前就为自己找好了退路,还在征讨方腊成功后挑走一担金银珠宝,既保性命,又得富贵。

燕青是卢俊义的仆人,对其忠心耿耿,却也最先看清招安背后的危机。他曾劝说卢俊义,以韩信、彭越等功臣的悲惨结局为例,警示卢俊义 “祸到临头难走”,可卢俊义坚信道君皇帝会给予自己好结果,对燕青的警告充耳不闻。无奈之下,燕青在离开前留下一首诗给宋江,诗中 “燕旭纷飞自可惊,那还官告不求荣。身边自有君王设,洒脱风尘过此生”,既提醒宋江、卢俊义及其他幸存兄弟,也表明自己不求官职、只求潇洒度日的心意。

燕青的清醒,源于他早已为自己谋好了后路 —— 拿到了宋徽宗亲笔书写的 “君王社”(即赦书)。当初宋江筹划招安时,因皇宫戒备森严,难以直接面见道君皇帝,得知皇帝喜好钻地道去名妓李师师家中,便多次带燕青等人拜访李师师,希望借她的关系达成招安目的。燕青口齿伶俐,又精通吹拉弹唱,第二次奉命见李师师时,不仅凭借才华赢得李师师的青睐,还趁机见到了道君皇帝。他谎称自己是被梁山贼寇掳走、被迫入伙,恳请皇帝赦免自己的罪行。在李师师的恳求下,宋徽宗用瘦金体亲笔写下赦书,明确 “特赦燕青本身一应无罪,诸司不许拿问”。这纸赦书远比天下大赦更管用,无论招安成功与否,都能保燕青后半生无忧。

要知道,公孙胜是在招安后才彻底离开梁山,李俊是在征方腊后才设法脱身,而燕青在招安尚未成型时,就借着为梁山办招安之事的机会,为自己谋得了关键的退路。最终,燕青手持宋徽宗的亲笔赦书,带着金银珠宝远走,过上了无忧无虑的生活,真正应了他诗中 “洒脱风尘过此生” 的愿景,堪称梁山好汉中少有的人生赢家。

上一篇:三维视角下的京西高铁:穿梭地理奇观与千年历史的钢铁动脉

下一篇:印度巴拉巴尔石窟:史前文明的奇迹 或外星科技的遗留?

你有爱心打赏我有激情创作

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

微信打赏二维码

扫码打赏

微信扫描 感谢支持

凡打赏100元可成为本站金牌会员享受人工服务 人工服务项目若干 可接受私人定制等 咨询15896680811

最近支持 随机显示

用户头像 昵称:大***
¥10.00
用户头像 昵称:夏***
¥5.00
用户头像 昵称:梨***
¥10.00
用户头像 昵称:方***
¥5.00
用户头像 昵称:开***
¥5.00

评论区

已有 0 条评论

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