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那么大,为何已知生命皆为碳基?

来源:原创
发布/作者:吉茹定
2025-10-01
热度:5
秋实

在广袤的宇宙中,生命形态是否存在多样性一直是人们好奇的话题。但就目前已知情况而言,地球上所有生命体仿佛遵循着统一的 “模板”,无一例外由碳构成。这不禁让人疑惑:用其他元素不行吗?要知道,从地球元素构成比例来看,碳原子数量并不占优势,铁、铝等元素的含量都比它高,按常理说,生命似乎更有可能进化成 “铁人”“铝人” 这类更 “结实耐操” 的形态,可事实却并非如此。

要解开这个谜团,有两样关键物质不能忽略,它们是生命存在的核心基础。

首先是蛋白质,它堪称塑造生命形态的 “万能材料”。以人体为例,不仅器官、骨头的构成离不开蛋白质,就连调节生理机能的激素、催化化学反应的酶、抵御外界病原体的抗体等,本质上也都是蛋白质。我们可以把蛋白质想象成一组灵活的乐高积木,它既能搭建出 “骨头” 这般坚硬的结构,也能组合成 “酶” 这类易于参与化学反应的部件,为生命的复杂构造提供了可能性。

但仅有 “材料” 还不足以搭建出生命的复杂体系,还需要另一样重要的 “设计图纸”——DNA。理论上,只要有蛋白质作为材料、DNA 作为设计蓝图,生命所需的各种结构都能被构建出来。令人惊叹的是,蛋白质和 DNA 的构成元素其实十分简洁,二者均以碳、氢、氮、氧为基础,蛋白质再加入硫元素,DNA 则加入磷元素。而我们人体 95% 以上的成分,正是由这些元素组成。

在这些构成生命的核心元素中,碳无疑是最重要的 “核心纽带”。碳的原子结构决定了它能同时与四种元素形成化学键,这种独特的成键能力,使其能够将大量的氧和氢等元素组合起来,逐步构建出生命所需的复杂分子结构,进而塑造出多样的生命形态。通俗来讲,碳就像一个灵活的 “连接器”,能与周围的元素自由组合,在不断的化学反应中,慢慢演化出生命的雏形。

或许有人会问,氢、氮、氧在地球上确实分布广泛 —— 氢大量存在于海水中,氮占大气成分的四分之三左右,氧在水和空气中也含量丰富,可硫和磷的来源又是什么呢?毕竟这两种元素在如今的地球上似乎并不常见。实际上,硫在远古时期的地球上含量颇丰,尤其是火山活动频繁的区域,而早期地球恰好遍布火山,为生命获取硫元素提供了便利。

磷的来源则至今充满谜团。虽然磷在地球上客观存在,但它大多被锁定在不溶于水、难以发生反应的岩石中,对生命体而言,几乎是 “看得见、够不着” 的状态。更特殊的是,从化学性质来看,磷还带有一定危险性,部分磷元素与大气中的氧气接触后甚至会发生自燃。关于生命如何获取磷元素,目前有两种较有说服力的推测:一种认为陨石中含有磷,陨石撞击地球时为生命带来了这一关键元素;另一种则提出,磷可能存在于由雷电作用形成的岩石中。从这个角度来看,宇宙中除地球外难以发现生命体,或许正是因为磷这种 “隐藏材料” 太过稀缺,难以被生命获取。

看到这里,可能又会有人产生新的疑问:既然碳的核心优势是成键能力强,那宇宙中是否存在其他同样具备强成键能力的元素,能替代碳构成生命呢?比如硅,它不仅和碳一样能形成四个化学键,在地球元素含量排名中,硅仅次于氧,位列第三,含量远高于碳。若硅基生命能通过吸收含量第二的氧来完成 “呼吸”,从元素丰度上看,似乎比碳基生命更 “合理”,可为何地球上从未出现过硅基生命呢?

其实,科学界对 “硅基生命是否存在” 的讨论从未停止,但每次讨论最终都因关键问题无法突破而被否定,核心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一与地球上的 “生命溶剂”—— 水密切相关。生命活动的本质是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而这些反应大多需要在液体环境中进行,水正是地球生命的 “天然反应容器”。有机物(碳的化合物)恰好具备溶于水的特性,这使得碳基生命体内的化学反应能在细胞的水环境中顺利开展,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可硅的化合物却截然不同,地球上常见的硅化合物是二氧化硅,也就是我们熟知的石英,通俗来讲就是石头。大家不妨想想,下雨时何曾见过石头被水溶解?硅化合物无法溶于水,就意味着若存在硅基生命,其细胞内难以发生必要的化学反应,细胞无法正常工作,生命活动自然也就无从谈起。

有人可能会说,若换一种液体作为 “溶剂”,让硅化合物溶解呢?理论上并非不可能,比如氢氟酸、硫酸等强腐蚀性液体,别说溶解石头,就连金属都能 “消化”。但稍加思考便知,没有任何生命能在体内储存这类具有强腐蚀性的 “毒液”,这种设想显然不具备现实可行性。

第二则与生命的 “能量来源”,也就是食物有关。碳基生命的身体由碳构成,但生命体自身无法合成碳元素,这就意味着必须从外界吸收碳来获取营养。具体来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里吸收碳;动物则通过食用植物间接获取碳;而人类作为杂食性生物,既可以吃植物,也可以吃动物,以此满足身体对碳的需求。

硅这类元素则完全不同,它们在自然界中基本以矿物的形式存在,比如岩石、金属矿石等。这就意味着,若存在硅基生命,它们无法像碳基生命那样从大气中轻松获取 “食物”,要想获得硅元素,就必须 “食用” 岩石或金属。单从这一点来看,硅基生命的生存方式就与地球现有生态体系格格不入,其存在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

当然,我们不妨大胆设想一下:如果宇宙中真的存在硅基生命,它们会是什么样的?首先从外观来看,由于以硅为核心构成身体,硅基生命大概率会呈现出类似岩石的形态,与碳基生命的柔软躯体截然不同。其次在动作方面,硅的原子量远大于碳,这会导致其参与化学反应的速度大幅减慢,慢到人类可能根本无法察觉它们正在进行生命活动,比如它们的一个 “动作”,或许需要人类等待数天甚至数月才能观察到。最后从栖息地来看,为了加快化学反应速度,硅基生命可能更偏爱高温环境,比如火山附近、恒星周边的高温星球等,这些对碳基生命而言极端恶劣的环境,或许正是硅基生命的 “宜居家园”。

目前,地球上已被命名的动物和植物约有 192 万种,而实际存在的物种数量可能远超这个数字。尽管我们尚未发现碳基生命之外的其他生命形态,但这并不意味着宇宙中不存在其他生命形式。这一问题的答案,不仅关乎生命物种的数量统计,更折射出人类对生命本质、宇宙奥秘的认知仍存在局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或许未来某一天,我们能突破现有认知,揭开宇宙生命形态的更多谜团。

上一篇:从荒野猎手到掌心萌宠:猫的演化史与帕特的 “天性守护”

下一篇:生命起源三大新突破:宇宙藏密码 地球有答案

你有爱心打赏我有激情创作

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

微信打赏二维码

扫码打赏

微信扫描 感谢支持

凡打赏100元可成为本站金牌会员享受人工服务 人工服务项目若干 可接受私人定制等 咨询15896680811

最近支持 随机显示

用户头像 昵称:大***
¥100.00
用户头像 昵称:刘***
¥20.00
用户头像 昵称:孙***
¥1.00
用户头像 昵称:吴***
¥5.00
用户头像 昵称:梨***
¥5.00

评论区

已有 0 条评论

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