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天染绿我们双脚》 踏一路春风
踏一路春风,撒一路欢笑,向荒山野岭进军,春光染绿我们双脚。锨镐叮叮当当,奏响了植树歌谣;溪水哗哗流淌,滋润着棵棵树苗。我们走到哪里,哪里便披上绿袍,千年裸露的山岩,...
提及 “人贩子”,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面目狰狞、心狠手辣的形象 —— 他们穿梭在人群中,用糖果、玩具诱骗孩子,将无数家庭拖入骨肉分离的深渊。可在老周的记忆里,他遇到的那个人贩子,却完全颠覆了这种印象,甚至成了他人生中一段难以言说的 “特殊经历”。
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当时老周才八岁,家住南方小镇边缘,父母忙着在镇上的小工厂打工,常常把他一个人留在家里。那天下午,老周趁父母不注意,偷偷溜出家门,跑到镇子外的河边摸鱼。河边的芦苇长得比他还高,风一吹就沙沙作响,他蹲在岸边专注地盯着水面,完全没注意到身后站了一个人。
“小朋友,这河里的鱼多吗?” 一个温和的声音传来。老周回头一看,是个穿着灰色中山装的男人,四十多岁的样子,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手里还提着一个布袋子,看起来就像隔壁邻居家的叔叔。
老周没多想,点点头说:“昨天我还摸到两条小鲫鱼呢!” 男人在他身边蹲下,从布袋子里掏出一个小小的铁皮青蛙,上了弦后,青蛙 “咔嗒咔嗒” 地跳了起来。老周一下子被吸引了,这是他从来没见过的玩具,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铁皮青蛙,连手里的渔网都忘了拿。
“喜欢吗?这个送给你。” 男人把铁皮青蛙递过来,语气依旧温和。老周犹豫了一下,想起妈妈说过 “不能随便要陌生人的东西”,可铁皮青蛙实在太好玩了,他还是忍不住接了过来,小声说了句 “谢谢叔叔”。
接下来的半个多小时,男人就坐在河边,听老周讲学校里的趣事,讲他偷偷爬树掏鸟窝被爸爸骂的糗事。男人听得很认真,还会时不时点点头,或者问一句 “后来呢”,就像真的对一个小孩的琐事感兴趣一样。老周渐渐放下了戒心,甚至觉得这个 “叔叔” 比镇上那些总嫌他吵闹的大人亲切多了。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男人站起身说:“小朋友,天要黑了,你爸妈该着急了,我送你回家吧?” 老周想起妈妈确实说过让他早点回去,便爽快地答应了。他跟在男人身后,手里攥着铁皮青蛙,蹦蹦跳跳地往前走,完全没意识到,自己正一步步走向危险。
可走着走着,老周发现不对劲 —— 这条路不是回镇上的路,反而越走越偏,周围的房子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光秃秃的田埂。他停下脚步,小声问:“叔叔,这条路不对呀,我家不在这边。”
男人转过身,脸上的笑容消失了,眼神也变得严肃起来,但语气还是没有变凶:“小朋友,我不是要送你回家,我是要带你去一个新地方,那里有好多好玩的玩具,还有很多像你一样的小朋友。”
老周这才慌了,他想起妈妈说过的 “人贩子”,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转身就要往回跑。可男人一把抓住了他的胳膊,力气很大,老周怎么挣都挣不开。他一边哭一边喊 “救命”,可田埂上连个人影都没有,只有风吹过稻田的声音。
就在老周以为自己再也见不到爸妈的时候,男人突然停下了脚步,松开了他的胳膊。老周愣了一下,哭着往后退,却看到男人从布袋子里掏出一个馒头和一个煮鸡蛋,递到他面前:“小朋友,对不起,我不该骗你。你肯定饿了,先把这个吃了吧。”
老周不敢接,只是一个劲地哭。男人叹了口气,把东西放在地上,说:“我知道你怕我,我也知道我做的是坏事。可我家里有个生病的女儿,需要很多钱治病,我实在没办法了……” 他顿了顿,声音低了下去,“但我看你,就想起我女儿,她也跟你一样喜欢铁皮青蛙,我实在不忍心把你带走。”
说完,男人从口袋里掏出几张皱巴巴的零钱,放在馒头旁边,又指了指远处:“顺着那条路一直走,就能看到镇上的路灯了,你快回去吧,别让你爸妈担心。” 然后,他转身就走,脚步很快,没一会儿就消失在田埂的尽头,只留下老周一个人站在原地,手里还攥着那个铁皮青蛙。
老周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家的,只记得妈妈看到他时,哭得快要晕过去,爸爸也急得嗓子都哑了。他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爸妈,爸妈都觉得不可思议 —— 哪有人贩子会半路放了孩子,还留下吃的和钱?他们甚至怀疑老周是编瞎话,可看到老周手里的铁皮青蛙和那几张零钱,又不得不信。
后来,老周再也没见过那个男人。镇上偶尔会传来 “抓到人贩子” 的消息,可都不是他遇到的那个。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周慢慢长大了,他考上了大学,留在了大城市工作,可那个穿着灰色中山装、拿着铁皮青蛙的男人,却一直留在他的记忆里。
他有时候会想,那个男人后来怎么样了?他的女儿病好了吗?他有没有放弃做坏事,找一份正经的工作?这些问题,老周永远得不到答案。但他知道,那个 “不一样的人贩子”,虽然犯了错,却在最后一刻守住了心底的一丝善意 —— 这份善意,或许是因为他为人父母的牵挂,或许是因为对一个孩子的怜悯,却让一个本该破碎的童年,多了一点不一样的回忆。
这个故事,不是要为 “人贩子” 洗白,毕竟人贩子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家庭和社会的伤害。但它也让我们看到,人性有时候比我们想象的复杂 —— 即便是身处黑暗中的人,心底也可能藏着一丝微光。而这份微光,或许就是提醒我们:无论面对多么糟糕的处境,都不要彻底放弃善良,也不要轻易否定每一个人心中可能存在的善意。
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
扫码打赏
微信扫描 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