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对年轻夫妻过着幸福美满且烟火气十足的日子。夫妻俩曾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每月给双方的父母寄生活费。但这件事情,一概由妻子来包办。给双方父母生活费这本是一件好事情,可是妻子每月给自己的父母十块钱,给丈夫的父母却只有五块钱。生活费的不均等,给这平静美满的家庭埋下了一颗隐形炸弹。
又到每月给父母寄生活费的日子了。丈夫领了工资,妻子就会开始不停地念叨:“该给老家寄钱了。”以前都是丈夫把钱交给媳妇管,汇给两边老人后,等自己爸妈那头的汇款到了,就甩手不管了。具体汇了多少,从来都是妻子说了算。这回,丈夫无意中看到妻子尚未收拾好的汇款单,汇款单上的数字就像一把尖刀,把丈夫的心扎得生疼——岳父母每月收着十元汇款单,自己爹妈那栏永远写着歪歪扭扭的“伍元整”,丈夫简直不敢相信。但晌午老家捎来的口信,让丈夫确信无疑后,丈夫愤怒不已。他紧锁着眉头,双眼仿佛燃烧着熊熊怒火,嘴角下拉,嘴唇紧抿成一条直线,仿佛随时准备爆发出内心的愤慨。
但他并没有立即找妻子对峙,而是把这件事情放在了心里。原来每天一下班,丈夫总是把自己的小儿子当做掌上明珠,什么事也不干却要先抱一抱儿子。而现在,丈夫一反常态。
一天,丈夫回家后见到半岁多一点的小儿子在摇车里哭得声嘶力竭,却假装没听见,反而把五岁的女儿抱了起来,还拿出糖来给她吃。妻子回来看见这一情景后,立刻火冒三丈,扯着嗓子,对着丈夫大声训斥道:“她这么大了,又没哭,你却抱着。小儿子都哭哑了,你为什么不管,为什么不抱?你没看见吗,还是聋了?”
丈夫听了后慢悠悠给闺女擦着嘴角说:“十块钱的宝贝自然金贵些,五块钱的……该谁管谁管罢。”妻子听了丈夫的话,恍然大悟,顿时哑口无言,脸上不由得红一阵白一阵。
【启示】这个故事,表面上看是夫妻双方在计较这五块十块钱的生活费,实际上并不是。这故事给婚姻关系敲了记警钟:孝敬老人不是买卖,夫妻间的尊重更要落在实处。故事中的这位丈夫是聪明的,有智慧的。当他得知真相后,并没有在气头上去找妻子硬碰硬,而是用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当教材,“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让妻子尝到了被区别对待的滋味。过日子哪能事事均等?如果要在尽孝这件事情上分亲疏,那无疑就像往婚姻的地基里埋雷。孝敬两边爹妈这事儿,就该是两口子一人捂一边的热水袋——你手心暖着我手背,谁也别松劲儿。若变成算计筹码,寒的不只是老人的心,更是伴侣的情分。真正聪明的夫妻都懂,感情账户里最值钱的存款,永远是那份推己及人的体贴。毕竟等我们老了,谁愿看见儿女为养老钱锱铢必较?
赞赏二维码

发表评论 (已有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