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瓣

春节起源之谜-​春节 是中国最盛大 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也是中华文明最集中的表现

来源:原创/搜集 发布:张明 35

春节、是中国最盛大、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华文明最集中的表现。说起春节的来历,可谓众说纷纭。

关于“年”的传说

有些学者认为,春节的来历与“年”的传说有关。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上长角,凶猛异常。“年”以百兽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时,还会闯入村庄,猎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终日。人们和“年”斗争了很多年,后来人们发现,“年”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人们在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一天夜里,“年”又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第二天,人们互相道喜,家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这样年复一年,就形成了欢乐的节日--春节。

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起源于舜时期

另一些学者指出,上文所说的这个影响深远的传说并非是春节的真实来历。他们认为:舜即位,带领着部下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春节在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个月叫元月。

起源于“蜡祭”

也有学者认为,春节起源于我国原始社会的一种年终祭祀--“蜡祭”。所谓“蜡”,指“索”,《礼记·郊特牲》中说“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蜡祭”就是祈求神灵赐给各种食物,与祈求农事丰收有关,所以乡村过春节比之城里更隆重,更富有民族特色。

立春为春节

还有的学者认为,历史上的春节并不是岁首这一天。自秦汉以来,人们把二十四节气之一的“立春”定为“春节”。由于立春和正月初一在日期上相隔较近,所以人们在庆贺新年的同时也喜迎新春。

虽然关于春节来历的说法很多,让人难作判断,但是,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传承着中国人的社会伦理观念。所以,我们一定要大力弘扬春节所凝结的优秀传统文化,突出祝福、辞旧迎新、团圆平安、兴旺发达等主题,努力营造家庭和睦、安定团结、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推动中华文化不断发展壮大。

赞赏二维码

赞赏二维码

发表评论 (已有0 条评论)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