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瓣

对联读法有讲究 一副优秀的对联 不仅要对仗工整 用词美妙

来源:原创/搜集 发布:宋方 32

对联读法有讲究

一副优秀的对联,不仅要对仗工整、用词美妙,而且读起来还要有节奏感、起伏感、顿挫感。这里,笔者以五言和七言对联为例,谈谈对联怎么读才能读出味道。

五言对联即五字联,按对联内容分,共有五种读法:一四法;二三法;三二法;二一二法;四一法。下面笔者依次介绍此五种读法。一四法。五言联的第一字先读,其余四字连读。如:

鸿是江边鸟;

蚕为天下虫。

此联为明代翰林杨一清所作。读法是“鸿,是江边鸟;蚕,为天下虫”。学会了读,还要学会欣赏。此联是一副拆字联,上联“江边鸟”即“鸿”字;下联“天下虫”即“蚕”字。知晓联中奥秘,再读此联会不会觉得更美?

二三法。五言联的前二字先读,后三字连读,这也是最常见的五言联读法之一。如:

君子多乎哉?

小人樊须也。

此联为苏东坡所作。读法是“君子,多乎哉?小人,樊须也。”

秦少游见东坡满脸胡须,随口出了上联:“君子多乎哉?”上联出自《论语·子罕》:“君子多乎哉?不多也。”乎与胡须的胡同音,秦少游想用上联与东坡开个玩笑。苏东坡一听少游在取笑自己,又见他的胡须比自己还多,就张口对:“小人樊须也!”东坡的下联同样出自《论语》,《子路篇》里有“小人哉,樊须也”之句。樊须与繁须同音,东坡一张口便占尽上风,也尽显了自己的幽默。

三二法。五言联的前三字先读,后二字连读。如:

大泽龙方蛰;

中原鹿正肥。

此为牛金星赠李自成联。读法是“大泽龙,方蛰;中原鹿,正肥。”上联“大泽”是陈胜吴广起义之地,胜利后,陈胜建立张楚政权,成为“大泽龙”。牛金星用“大泽龙”比喻李自成,鼓励李称王建立政权。下联“中原鹿”出自成语“逐鹿中原”,牛金星希望李自成挺进中原,夺取天下。

二一二法。五言联前二字先读,次读第三字,最后连读二字。

如:

生死一知己;

存亡两妇人。

此为韩信墓碑联。读法为“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韩信一生之荣辱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是他的知己,也是杀他的帮凶。下联“两妇人”,一为“饭信十日”的漂母;二为设计杀害韩信的吕后。韩信一生最重要的经历,尽在此联中。

四一法。五言联前四字连读,再读最后一字。如:

春种百花艳;

秋收五谷香。

此联是民间春联。读法为“春种百花,艳;秋收五谷,香”。

此联对仗非常工整,文字上“春对秋”“种对收”“百对五”“花对谷”“艳对香”,音韵上平仄也非常准确。如果您说不对啊,“春对秋”是“平对平”;“百对五”是“仄对仄”,怎能说是准确呢?首先,恭喜您能看出问题,其次,您读完第五节后自然就会有答案了。

七言联有六种读法,即一六法;二五法;三四法;四三法;五二法;二二三法。

一六法。读法为先读第一字,然后连读后六字。如:

谁为袖手旁观客;

我亦逢场作戏人。

此联为四川某地戏园联。读法为“谁,为袖手旁观客;我,亦逢场作戏人。”上联写观众,下联说演员。用袖手旁观的观众来对逢场作戏的演员,把戏园内的两类人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二五法。读法为先读前二字,然后连读后五字。如:

同穴未谋夫子面;

盖棺犹是女儿身。

此为清代烈女联。读法为“同穴,未谋夫子面;盖棺,犹是女儿身”。清代男女订婚后,如果男方暴死,女方自杀殉夫,则会被表彰为烈女,一般会将二人合葬。此对联说的就是这样的人间悲剧。

三四法。先读前三字,后四字连读。如:

香汤里有沉浮客;

水池中多健康人。

此联为浴池专用。读法为“香汤里,有沉浮客;水池中,多健康人”。过去,浴池中一般有四个池子,分别是温、热、烫、汤。

“汤”池里的水温最高。下联形容人们常洗澡,讲卫生,就会百病不侵,身体康健。

四三法。读法为先读前四字,后三字连读。如:

闲人免进贤人进;

盗者莫来道者来。

此联为居家门联。读法为“闲人免进,贤人进;盗者莫来,道者来”。居家过日子图的就是安静和安全,闲人来,浪费时间;盗者来,遭受损失,这两样都是主人不愿见的。

五二法。读法为前五字连读,再读后二字。如:

曹公教弩台尚在;

吴主飞骑桥难寻。

此联题于安徽合肥明教寺。读法为“曹公教弩台,尚在;吴主飞骑桥,难寻”。教弩台是曹魏时期建设的一座军事堡垒,高五米,面积近4000平方米。南朝在此建铁佛寺,明朝易寺名为明教寺。联语出自唐代诗人吴资诗云:“曹公教弩台,今为比丘寺。东门小河桥,曾飞吴主骑。”下联指东吴孙权趁曹操征讨汉中张鲁之机,率兵十万,攻打合肥,不想被曹操大将张辽败于逍遥津。逍遥津即今天的逍遥津公园,也就是教弩台的原址。

二二三法。读法为先读前二字,次读第三四字,最后读后三字。

如:

常德德山山有德;

长沙沙水水无沙。

此为长沙回龙山白沙井题联。读法为“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常德附近有德山,传说尧帝的老师善卷隐居在此。尧到德山,欲将天下禅让给善卷,但遭到拒绝,所以说“山有德”。白沙井虽名白沙,但水质清澈无杂质,更无沙粒,所以称“水无沙”。需要注意的是,上联尾字“德”为古入声字,此联也是古联,故上联是正确的。

赞赏二维码

赞赏二维码

发表评论 (已有0 条评论)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