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什么叫过峡
两山交接之处谓之过峡。因为龙脉出发始祖山已远,便有高大山峦隆起,这是行龙作结之处,称为少祖山。若少祖山离结穴之处仍旧很远,那么此山再分龙脉,此山便成为分支龙的祖山,少祖之后,便到过峡处,因为龙脉从远处行来,气力散漫,然后收敛缩小过脉,这紧缩过脉的地方称为“过峡”。用风水学行话来说,龙从高处到低处的形势叫做“降势”,下降之势又称之为“束气”,过峡的要求最好是“蜂腰鹤膝”,也就是两头大中间小。此处最好两臂有护送之山,称作送峡。脉起顶而上,两臂有回转之山,称作迎脉过峡,也叫迎峡。还有两边扛、夹之山,最喜成形,如太阴、太阳、金箱、玉印、龟蛇、旗鼓之类,在左右俱有极吉,这种格局称之为“贵格”。若前后无有迎送,两边再无金箱、玉印、龟蛇、旗鼓等贵物拱侍,形势孤单,这种格局称之为“贱格”《地理正宗》曰:过峡宜短小紧结,两边有护有卫最好。大龙大峡,大开大展,大迎大送,两边有星峰拱夹护照,为之贵龙。最怕腰松势长,两边无翼,护送单薄而不协调,这种格局称之为败龙。
对于平洋之地,龙脉过峡大多穿田而过,这种格局不怕风吹,而山龙过峡大多蜂腰、鹤膝、紧缩、丝线、最怕风吹,两边有星峰遮挡为好。
凡是龙脉束聚而成蜂腰鹤膝之形,其处气旺,结穴必近,杨筠松云“蜂腰鹤膝龙欲成”就是说的这个道理。所以凡是见此形,则知龙将结作,可以求索穴场矣。
图4-71、过峡图
赞赏二维码

发表评论 (已有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