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瓣

第四节 论砂 第四章峦头风水

来源:原创/搜整 发布:大学生 13

第四章峦头风水

第四节 论砂

一、砂的概说

什么叫砂?穴地前后左右的山叫做砂。砂与龙都是指山脉,但有区别。其区别是:龙好像主人,砂好像奴仆。当龙挺身独行时,砂就随龙两旁护送,面对面相向时,好像奴仆保卫他的主子。

龙大,则保卫它的砂也要多;龙贵,则跟从它的砂要秀美;龙强,则随龙的砂要远。砂的作用是捍水挡风,它又分几个部分,有专用名称。从方位来说,墓穴前一块空地称之为“明堂”,明堂前的山名叫“案山”,案山前的山名叫“朝山”,统称之为“朝案”。凡是穴地前面的山统称之为“朱雀”,穴地后面的山称之为“玄武”又叫“乐山”、“鬼星”。紧贴穴身左前面的山称之为“青龙”,紧贴穴身右前面的山称之为“白虎”,穴地左右两山统称之为“龙虎砂”。还有一种称法,把穴前案外的山叫做“前应”,穴后玄武顶背的山叫做“后照”,前应与后照相比较,后照更重要。因为穴后不可无屏障以遮蔽背后吹来的风。穴地左右龙虎以外特起两山对峙夹照,称为“左辅右弼”,俗称“夹耳山”。穴地前后左右的砂,统称为“四神砂”,又叫做“四象砂”,即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穴的左右,水来的一边叫做 “天门”,水去的一边叫做“地户”,又叫“下手、下关”。水来的那边要开阔宽畅,山明水秀。水去的一边要高障紧密,闭塞重叠,看不见水为佳。水流去处两岸的山称“水口砂”,假如水口旷阔无关锁,则一方旺气都随流水漂散,龙神也与之俱住,那就谈不上有富贵宝地。水口中间有奇峰卓立,或两山对峙,水从两山之中流出,或者是横栏高镇,窒塞水中,高耸天表,称作“华表”。水口间巉岩石山,耸身数仞,形状怪异,从中流挺然朝向穴位称为“尊星”。水口关阑之中,有墩阜特卢,或石或土,于平中突然冒出,当于门户之间,

四面水绕的地形称为“北辰”。构成北辰的物质以石最好,土次之。

龙虎横抱穴外,背后有山拖向前去者称作“官星”,穴后拖撑之山称作“鬼星”。水口中的石头称为“禽星”,又叫“落河火星”,禽星按照不同的形象分别称之为“日月”,“狮象”、“龟蛇”等。龙山虎山肘后生有尖石头称为“曜星”。龙虎砂若接连排列者称之为“罗城”,稍突出或圆或方的山称之为“玉印”、或低小而数量又多者,称之为“鱼袋”。为区别于龙山称谓,砂山“喝形”即寓象称名,世俗色彩很浓,如玉台、华盖、宝盖、宝顶、宝椅、印头、文峰、文笔、笔架、三台、玉斗、锦屏、锦帐、凤凰、灵龟、马鞍、羊蹄、金耳、宝塔、大象、鼓楼、覆钟、展诰、仰几、旗鼓、玉带等等。

第四节 论砂 第四章峦头风水

图4-101、内外明堂图

二、明堂分类

吉穴的标准是众砂环抱聚生气。

穴地左右两旁以及前面的山,一般统称为砂,其实砂按其方位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墓穴前面的地称为“明堂”,近山称“案山”,远山称“朝山”。明堂有大小内外之分,紧靠穴前的平地是内明堂,又称小明堂,而离穴较远的称为外明堂,又称大明堂。所谓登穴看明堂,是指看紧靠穴前的小明堂。穴前若有小明堂,可以藏风聚气,故吉。倘若临穴地而不见小明堂,即是来龙再旺,也不算是吉穴,因为生气无有凝聚,则无吉可言。看小明堂与大明堂有不同的标准,小明堂要藏风聚气,故此不宜太宽阔空旷,太宽阔空旷则旷荡而不聚,但是小明堂也不能太狭窄,至少能进五辈人有余。大明堂则要宽广而忌狭窄,狭窄则格局不大。明堂有几种不同的明堂,分类如下:

1. 内外明堂

第四节 论砂 第四章峦头风水

图4-102、内外明堂案山朝山

2. 交锁明堂

即穴附近的砂,层层交锁,如犬牙交错,使凝聚在明堂的生气不致被风吹散。

第四节 论砂 第四章峦头风水

第四节 论砂 第四章峦头风水

赞赏二维码

赞赏二维码

发表评论 (已有0 条评论)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