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景图》冬悄然无声地来到人间
冬,悄然无声地来到人间,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地下了起来,雪花漫天飞舞。没过多久,房顶上、树上、地上,都堆了一层厚厚的积雪,好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让人分不清哪是天,...
在抖音作者 “李论科学” 发布的科普视频《人类踩死蚂蚁,对蚂蚁来说是不是飞来横祸?》中,一个看似日常的问题,被延伸到对宇宙生命、认知维度的深度探讨。视频以 “蚂蚁与人类” 的关系为切入点,用通俗的科学解释打破常识,再引出对 “高级外星生命” 的猜想,让观众在轻松理解科学知识的同时,重新审视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
一、人类踩死蚂蚁:为何是蚂蚁的 “飞来横祸”?
视频开篇便抛出核心问题:“当人类踩死蚂蚁时,这对蚂蚁算不算飞来横祸?” 答案的关键,藏在蚂蚁的 “感知局限” 里 —— 无论是视觉系统还是大脑认知,蚂蚁都无法真正 “看见” 人类,更谈不上预判危险。
从视觉来看,蚂蚁的眼睛是由数千个小眼组成的复眼,这种结构的优势是对运动物体和光线变化极度敏感(能快速察觉天敌),但劣势却致命:分辨率极低。在蚂蚁眼中,人类只是一个直径数米的 “模糊巨大阴影”,就像人类用只能看清色块的低像素相机观察世界,完全无法分辨人类的肢体、轮廓细节。
更重要的是,蚂蚁的大脑结构简单,无法形成复杂意识 —— 它无法将 “移动的巨大阴影” 与 “人类” 这个特定物种挂钩,只会将人类视为 “偶尔出现、可能带来震动的障碍物”。因此,当人类的脚落下时,蚂蚁既不知道危险来自哪里,也无法提前躲避,死亡毫无征兆。从这个角度来说,人类的踩踏对蚂蚁而言,就是一场典型的、无法预判的 “飞来横祸”。
视频中还举了更直观的例子:人类给蚂蚁窝灌水、灌高温铝水,这些行为对蚂蚁来说,就如同人类遭遇宇宙级的超新星爆发、伽马射线暴 —— 灾难的规模与来源,完全超出了它们的认知范围,只能被动承受。
二、从蚂蚁到人类:宇宙中是否存在 “更高级生命”?
当解释清楚 “蚂蚁与人类” 的认知差距后,视频将视角拉高到宇宙尺度:“如果宇宙中存在比人类更高级的外星生命,人类会不会像蚂蚁一样,无法意识到它们的存在?它们的日常活动,会不会成为人类的‘飞来横祸’?” 这一猜想并非空想,而是基于 “感知维度差异” 的科学推导。
人类的认知能力,受限于自身的感官和仪器 —— 我们能感知的电磁波、引力波,能探测的物质形态(实体物质),都是目前科技水平下的 “认知边界”。但高级外星生命的存在形式,可能完全突破这一边界:
存在形态差异:它们或许以 “能量形态” 存在,而非人类熟悉的实体,这意味着人类的视觉、触觉无法捕捉到它们,就像蚂蚁无法用复眼 “触摸” 人类的身体;
信号传递差异:它们可能通过中微子、暗物质或高维空间传递信息,而人类目前对暗物质的认知仍停留在理论阶段,对中微子的探测也极为有限,根本无法接收这类信号;
时间感知差异:它们的时间流速可能与人类截然不同 —— 比如它们的 1 秒相当于人类的 100 年,那么它们的 “日常移动” 在人类眼中是静止的,而人类在它们看来,不过是 “一眨眼就消逝的生命”,这种时间维度的差距,让双方完全无法产生认知交集。
就像蚂蚁无法通过复眼看清人类的全貌,人类也可能无法通过现有手段识别高级外星生命 —— 它们或许就在我们身边,但我们的感官和仪器 “接收不到它们的信号”,这种认知断层,正是潜在 “飞来横祸” 的根源。
三、宇宙级的 “意外”:人类可能面临的未知风险
视频最后提出一个引人深思的假设:高级外星生命的 “日常活动”,对人类而言可能是无法理解的灾难,就像人类修剪草坪时不小心踩死蚂蚁。
比如,它们在 “修剪星际空间” 时,若不小心波及地球,人类面对的可能是毫无征兆的行星级灾难;它们传递信号时释放的能量,或许会干扰地球的生态系统,就像人类的手机电磁波会干扰蚂蚁的信息素传递(尽管蚂蚁无法感知电磁波)。而人类面对这些灾难时,会和蚂蚁面对踩踏一样 —— 无法预判、无法躲避、无法传递经验,只能称之为 “来自宇宙的飞来横祸”。
这种猜想并非 “杞人忧天”,而是对 “认知局限” 的清醒认知:人类的科学探索一直在突破边界,但宇宙的浩瀚远超想象,承认 “我们可能无法感知更高级的存在”,恰恰是科学精神的体现。
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
扫码打赏
微信扫描 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