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卦(艮上坎下-上艮下坎-上山下水)64卦的第4卦

来源:原创
发布:Watts
2025-08-28
热度:4
儒道

《周易》第 4 卦为蒙卦(山水蒙),其爻辞原文与译文分别如下:

爻辞原文


卦辞: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初筮告,以刚中也。再三渎,渎则不告,渎蒙也。蒙以养正,圣功也。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象》曰:子克家,刚柔接也。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象》曰:勿用取女,行不顺也。

六四:困蒙,吝。《象》曰:困蒙之吝,独远实也。

六五:童蒙,吉。《象》曰: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象》曰:利用御寇,上下顺也。


译文

卦辞译文:蒙卦象征蒙昧,亨通。不是我去求蒙昧的幼童,而是幼童来求我。初次占筮时告知,再三占问则是亵渎,亵渎就不再告知。利于守持正固。

《彖传》译文:蒙卦,山下有险阻,遇险而止,这就是蒙昧的象征。蒙卦亨通,因以亨通之道施行而能把握适中的时机。不是我求幼童,而是幼童求我,这是双方心意相应。初次占筮告知,因九二阳爻居中刚正。再三占问是亵渎,亵渎就不告知,因亵渎了蒙昧之道。蒙昧之时培养纯正品德,这是圣人的功业。

《象传》译文:山下流出泉水,象征蒙昧初开。君子因此果断行动以培育品德。

初六译文:启发蒙昧,适宜用刑罚儆戒人,解脱枷锁,若急于前往必有遗憾。《象传》说:用刑罚儆戒人,是为了端正法则。

九二译文:包容蒙昧,吉祥。迎娶贤妻,吉祥。儿子能够治家。《象传》说:儿子治家,因阴阳刚柔和谐相接。

六三译文:不宜娶此女,她见富有的男子就失去操守,娶她无所利益。《象传》说:不可娶此女,因其行为不顺正道。

六四译文:困陷于蒙昧,有所憾惜。《象传》说:困蒙之憾,因远离刚健笃实之道。

六五译文:幼童蒙昧,吉祥。《象传》说:童蒙之吉,因柔顺而谦逊。

上九译文:振击蒙昧,不宜用强施暴,利于抵御外寇。《象传》说:利于御寇,因上下顺应正道。


核心思想解析

卦象寓意:上艮(山)下坎(水),象征山下有险、蒙昧未开,需以教育启发智慧。卦辞强调 “童蒙求我”,体现尊师重道的教育原则。

爻辞逻辑:

初六以刑罚警示规范,九二以包容引导,上九以刚柔并济治蒙,形成 “发蒙 — 育蒙 — 成蒙” 的完整路径。

六三、六四警示蒙昧者若自暴自弃或远离正道,终将困厄;六五则以谦逊之心受教,终得吉祥。

教育哲学:蒙卦揭示 “蒙以养正” 的核心思想,主张从蒙稚阶段培养纯正品德,与《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 的理念相通。同时强调 “初筮告,再三渎” 的教育方法,与孔子 “举一反三” 的教学观一脉相承。

蒙卦通过自然现象与社会伦理的关联,系统阐述了启蒙教育的原则、方法及实践智慧,对后世教育思想影响深远。

上一篇:屯卦(坎上震下-上坎下震-上水下雷)64卦的第3卦

下一篇:需卦(坎上乾下-上坎下乾-上水下天)64卦的第5卦

你有爱心打赏我有激情创作

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

微信打赏二维码

扫码打赏

微信扫描 感谢支持

凡打赏100元可成为本站金牌会员享受人工服务 人工服务项目若干 可接受私人定制等 咨询15896680811

最近支持 随机显示

用户头像 昵称:张***
¥20.00
用户头像 昵称:内***
¥20.00
用户头像 昵称:李***
¥100.00
用户头像 昵称:一***
¥10.00
用户头像 昵称:内***
¥5.00

评论区

已有 0 条评论

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