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与中国
--丝绸之路上的国际文化交流
中国曾经遗忘过世界,但世界并未因此而遗忘过中国。历史是真正的哲人和艺术家,历史应从何处展开?这一问题最终要归结为历史能够追溯到何处。而佛教造像的历史自最久远的古代印度开始,就保留了相当清晰明确的历史资料,在佛教造像的艺术史上,犍陀罗艺术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来自欧洲、中亚和印度本土的美学思想、艺术形式和制作技法,经过不断的长期交流和相互启发,最终都融入贵霜犍陀罗艺术当中,而佛教,正是最重要的核心和灵魂。为其后来在东亚实现其独特的发展,成为佛教艺术的起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佛教造像艺术由西方的艺术家及艺术元素循着往来商旅和传法僧所走的路径自西向东经中亚由陆上传入中国内地,从海上传到中国沿海地区。造像的图像特征融和了东西方两种同样悠久、同样丰富而精美的元素,一个是外在形式,一个是内在精神,汇聚历经干百年的凿炼,在早期佛教开始向所有信奉地区和国家传播时,佛教造像艺术也随即踏上了漫长的征程。其承载的早已不仅仅是教义经典的本身,更是渗透着东西方民族文化的积淀和人文艺术群星灿烂的璀璨时刻。
在中国佛教文化史上,佛教造像艺术取得了很高的艺术造诣,佛教思想深刻地影响到中国绘画和雕塑艺术。当佛教造像艺术正式抵达中华文明的核心区时,作为石雕艺术的精魂,中西文化融合的典范,三大佛教艺术宝库依次产生:敦煌、云冈、龙门。其雕刻技艺精湛,形象生动感人,堪称中华佛像艺术的巅峰之作,代表了公元五世纪世界美术雕刻的最高水平。任何一个石窟的开凿都会极大程度地促进中国与印度、西亚及中亚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与政治关系。佛教造像艺术并非一直异于本土艺术,而是完美地融和了外来文化的新元素,是一种多元文明真正融合后的产物。从佛学哲学上来说,它比较注重智慧义理,和许多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佛教造像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长时期的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中,对外来的佛教造像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发挥,民族的审美要求发展出符合自己民族精神特色的各种形态。造像、画像亦逐步形成定制。但中国历史上的每个时期,佛教造像都会呈现不同的属于自己时代气息的艺术风格,这和时代的审美不无关系。
中国佛教造像艺术,不仅仅是世界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篇章,在整个世界艺术的发展史中备受瞩目。这庞大而丰富的佛教艺术体系中蕴涵了大量的历史信息,更承载了深刻的佛教思想,对了解过去各国家及地区的历史文化面貌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史学资料和研究参考,为东西方文化提供了历史上的交流和文化的佐证。为佛教艺术,历史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向。
佛教的教义,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难以理解,给人一种不可思议,神秘的感觉。似乎更代表着一种远离尘嚣的世界,以至于佛教的经典亦不能融通于当今社会的现实世界,而未能正视其殊胜之所在。多年以来,我仍秉持初衷,努力去表达呈现佛像的精神内涵,极力尝试提供除文字以外的另外一种选择,来适应受众去进一步了解佛教,了解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共融;同时也希望众人在领悟佛学教义的过程中,深切地体悟佛陀的精神精髓,亲近与理解经典的教义内涵,跟随佛陀的脚步,迈向自在、解脱、喜悦、光明的大干世界,并由衷地祈望与相信能够如此地实现。
南无阿弥陀佛
王勇波
2020年8月
赞赏二维码

网友:代发货的风格大方
2025-04-19 15:5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