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瓣

忆少年时-那时候的事虽然已经很久远,却依然让人很难忘

来源:原创/搜集 发布:刘钱 12

忆少年时

我喜欢看书是从小学五年级开始的,那段日子,一直寄住在外婆家里。外婆是位慈祥而精明的老太太,把钱管得很严,我只好在吃饭的时候打钱的主意,尽量省那么五分一毛,然后积少成多,跑到书店去买自己渴望已久的课外书籍。买的书毕竟有限,后来,我发现二舅和小姨藏了不少书,而且都合我的胃口,趁他们出门不注意,我总像小耗子似的钻进他们房里,从他们锁好的抽屉里掏出那么一两本书出来。我知道,干这种勾当,最怕夜长梦多,为了防止他们发现而不至于难堪,我一般的办法是闪电式阅读。因此,不管是去上学还是放学的路上,我都有边走边看书的习惯。这样一来,还书的周期就大大缩短,被发现的可能性也就越来越小,一般都是在神不知鬼不觉中进行的。当然,在阅读时我非常小心,从来不把书折页或弄脏,以免露出马脚,令失主生疑。

偷看的书不是演义就是武侠,确切地讲,大部分是武侠。我看完一本武侠书就会产生天马行空的幻想,幻想自己成为豪气冲天、武功盖世的主角。幻想多了,就有全部把它记下来的冲动,于是,便不知天高地厚地写起武侠小说来。

当时写东西,纯粹是一种本真的欲望,从来就没去考察它写得好不好,更没奢望,确切地讲是没想到过要将它发表出来。

写作前,我一般会找来大卷白纸,裁成一张张32开大小的书页,整理好后用铁丝工工整整地装订成册。然后在封面上用彩色蜡笔写上书名并署上自己的大名!,参考武侠小说中的封面和插页照葫芦画瓢画出书的封面和插页,当然,目录和页码必不可少。做完这些工序,写作正式开工。

那时写东西没目标,课余时间,心血来潮便写上那么几页,属于较原始的思想喷发,单纯的脑袋里面整天上演一幕幕英雄泣血的场面。可把它写下来,再呈献给武侠迷伙伴们看时,一个个看得前俯后仰,看他们笑,我也傻呵呵地跟着乐,完全没有因为写得不好而自卑。自己当时到底写得怎么样,能不能成文,到现在对我来说也是一个谜。少年时代自己写的那些书因为几次家庭搬迁遗失殆尽,一本也没留下来。

后来上了高中,忙于学业,这点爱好便荒废了。直到 1994年上大学的时候,班上的同学们写作蔚然成风,我才重新提笔,开始摸索着写诗。直到现在,发表了不少东西,也有了一定的目标,但少年时代写作的那种单纯和快乐再也找不到了。

小故事大道理

少年时的想法往往是纯真而又弥足珍贵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就逐渐变得成熟起来,对待事物的看法也跟着发生改变。当站在岁月的长廊里,回忆少年时美好的往事时,就会明显感到自己的转变,那时候的事虽然已经很久远,却依然让人很难忘。

赞赏二维码

赞赏二维码

发表评论 (已有0 条评论)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