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好你的底线
朋友经营过皮具,为了避免挨“宰”,买包时,我把他一块儿拖去了。
那是一只非常精致的皮包,拿着它我爱不释手。但一问价,我和朋友都有点咋舌。售货员大概看出我们的心态,话锋一转说:“这样吧,这款包只剩最后一个了,便宜一点卖给你。”朋友忙问:“多少钱?”“你拿五百元吧,再少就没钱赚了。”售货员说。朋友听完连忙摇头,让我把包放回原处,扯着我就走出了包箱行。出门后,我忍不住问朋友:“那包究竟进价多少钱?”朋友想了想,然后很坚定地说:“最多两百元吧!”我点点头,心里有底了。
我们第二次去看那款包时,包还在。刚开始,售货员仍报个虚价,但经朋友一番讨价还价,降到了四百元。朋友还是摇摇头,扯着我又出门了。出门后,我不禁问朋友:“四百元,为什么不让我买下来呢?价格可比上次少了一百元呀!”朋友连忙反问:“是啊,多来一次就少一百元,下次来买岂不更便宜?何况,进价两百元的皮包卖你四百,你不觉得他赚得太多了吗?”听后我连连点头,庆幸自己找对了人。
我们第三次去看那包时,包还恭恭敬敬地在柜台上等候着我们。这次,售货员把我们认出来了。没等我们开口,主动把价位降至三百。朋友听后仍不满意,他很内行地走到包前,说:“两百,两百元钱现在就买了。”售货员一听,立即大叫起来,说:“两百元,我们岂不是要亏血本!”朋友根本不理睬她,据理力争,说:“你们就最后一个了,又没得挑,我们只能出两百。”老板娘见售货员和朋友争执难下,赶忙过来打圆场,并亮出底价:“两百五十元,少一个子儿不卖。”我一听,觉得差不多了,迅速掏出钱包准备把包买下来。哪知朋友拧上劲来了,一把夺过我的钱包,那架势非两百元钱给我买下不可。我见状只好摇摇头、耸耸肩,希望能像朋友说的那样,下次再来,包箱行会两百元钱顺顺利利地把皮包卖给我。
几天后,我去上海参加一个博览会,无意中在柜台上发现了我喜欢的那款皮包。于是我假装成批发商凑上前询问,对方告诉我那款皮包出厂价三百零五元,比朋友说的进价贵了一百多元钱。这时,我不得不怀疑朋友对皮包的估价能力,而相信箱包行的确在亏本甩卖。
回到南昌,我也不通知朋友,独自打的匆匆赶往包箱行。不管两百元还是两百五十,都决定把皮包买下来。遗憾的是,等我第四次赶到包箱行,售货员告诉我,那款包昨天已被买走了。这时,我才后悔莫及。
>小故事大道理
国人的欲求是没有底线的,但机会有底线。无限的欲求只有建立在有限的机会底线之上,我们的欲求才能得到一定的满足。否则,我们只有和机会擦肩而过,最终落得两手空空。
赞赏二维码

发表评论 (已有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