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瓣

三月三寒食节-习俗传说-​据传春秋时 晋献公宠爱美女骊姬

来源:原创/搜整 发布:大学生 19

据传春秋时,晋献公宠爱美女骊姬,受其挑唆迷惑。骊姬为了达到她夺权谋位的目的,就暗中派出刺客,去刺杀晋献公的亲生儿子重耳。重耳得到密报,连夜出城逃走,随行文武只有十九个人。他们走到一个地方,地名五鹿,个个饿得头昏脑胀,两腿发软。特别是公子重耳,饿得饥肠辘辘,不能行走,便坐在树下休息。公子正在饥饿难忍,只见一个名叫介子推的端了一碗香喷喷的肉汤来到跟前,说道:“公子饿坏了,快请用餐。”公子正饿,接过就吃。吃了问道:“这碗肉汤吃着真香,你是从哪里弄来的?还有没有?”介子推流出了眼泪,往地下一跪,哭道:“公子啊,这是我从我腿上割下的一块肉啊!”重耳一听,也哭了,说道:“你怎能割下你的肉让我吃呢?”介子推说:“我听说古人有这样一句话‘孝子杀身以事其亲,忠臣杀身以事其君。’只要公子能够脱离灾难,他日能够复国,何惜粉身碎骨!这点小事,算不了什么。”重耳哭道:“你对我如此忠心,他日得位,当以厚报。”介子推说:“但愿公子早日回国,臣不望报。”

晋公子重耳亡命在外一十九年,利用这个机会,他对各个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作了详细的考察,最后终于在秦国的扶持下平定了晋乱,公子重耳又回到了晋国,继承了父亲的诸侯之位,他就是五霸时期的晋文公。

晋文公登位后,就将他在十九年患难中的有功之臣一一作了封赏,却单单将介子推漏掉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他们在回国之后,介子推性情耿直,不爱居功自傲。他见那些在外回来的有功之臣,一个个都在争名夺利,谋取高位。介子推对这种人很看不起,情愿在家里苦守清贫,不愿与这种人同朝共事。就躲在家里闭门不出,每日用葛麻编织麻鞋,侍奉年迈老母。文公论功行赏,因介子推不在眼前,故一时将他忘了。但他也怕因事繁多有所遗忘,就在朝门之外,挂出一个牌子,上面写道:“倘有遗下功劳未叙,可以前来说明。”

介子推有个邻居名叫解张,见介子推没有得到封赏,心里非常不满。又见朝门外挂了这个牌子,就回来向子推报信,叫他前去领赏。老母听见,就出来向儿子说道:“儿啊,你跟着公子奔走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何况你也曾割下自己身上的肉为公子充饥,功劳也不小啊,难道他能将你忘了吗?你若前去,纵然他不能将你封官,至少也能赏你几斗谷米,胜似你在家编织麻鞋,维持生活。”

介子推说道:“娘啊,是你非知,公子是一个很有才能的贤君,不是孩儿不去领赏,是他一时将我忘了。我若一去,就回不来了。我之所以不愿前去领赏者,是因那些文武众臣,一个个居功自傲,都在争名夺利,根本都不把治理国家的大事放在心上。这些都是寡廉无耻之徒、贪婪无度之辈,孩儿情愿在家甘守清贫,以织麻孝敬母亲,不愿入朝作官。”

老母听了说道:“我儿既能洁身自爱、不染龌龊、作一廉士,我心甚喜。圣人云,有其子必有其母。既然如此,我想公子很快就会想起你的,我们必须立即离开这里,隐居深山。”

介子推高兴地说:“娘真明白,德高恩厚,可比孟母。绵山清风白云,可以安身。”于是就背娘上山,割草搭庵,不问世事,心清自安。

介子推背娘上山走后,邻居解张深受感动,想来想去,想了一个办法,就以另外一个人的名义,写了几句不平之语,乘夜挂于朝门之外。当有近臣取下呈于文公,只见上面写道:

周流天下十九年,风雨同舟共患难,

有功之臣受封赏,割股不值一文钱。

文公看了,大惊说道:“啊呀!这是写的介子推啊!昔日寡人出走,饿倒路旁,介子推割股进食,功劳最大,今我大赏功臣,怎能将介子推忘了!我当受责,我要当面向他赔礼认错!”即刻命人去请子推,已不知哪里去了。文公亲自前往,向邻舍询问。解张说:“就在绵山深处。”

文公亲自带人寻了几天,仍然不见踪迹。文公说道:“子推是个孝子,如果放火烧山,子推一定背母下山。”于是命令兵士山前山后一齐放火,单等介子推出来。谁知这场大火烧了三天,介子推终未出来。文公再命兵士到处寻找,方见介子推母子相抱,烧死在枯柳之下。文公见了,痛哭失声。即命备办棺木,将其母子葬于绵山之下,并建庙立祠,四时祭祀,改绵山为介山。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郡县时,就将此地取名为介休县。放火烧山之日,乃是三月初三,正巧此日又是清明。当地百姓怀念介子推,因为介子推是被火烧死的,所以就在三月一月之内家家都不举火,只吃冷食,后改为三天,又将三月初三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流传地区:栾川一带

讲述者:尤安亚

记录者:宋明方

赞赏二维码

赞赏二维码

发表评论 (已有0 条评论)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