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在一个村庄里,住着一个人,他的真名字已经被人遗忘,可是因为他懒得出奇,大家都叫他懒娃。
说起这懒娃,也真够懒了,住的屋子里,蜘蛛网到处都是,老鼠把他屋的地下也掏空了,谁要不小心,一进门就会踏陷个坑,就这也妄想他动动手。他爹死后,给他撇了二亩五分地,他也不种,草长的大深,任凭人家放牛羊的当草场。
不种地他吃啥呀?他爹给他撇的东西都卖吃光了,后来没办法了,就出门讨饭吃。村里人谁提起他就摇头,谁也没办法他。谁要能说服他叫他去干点活,那真比登天还难。
有一天,他从外边讨饭回来,刚进村就碰见邻居的王大伯。王大伯一见他就指责地说:“哎呀!娃子,你可回来啦?我正想去找你呢?你看我忘性多大,居然把一件最主要的事,忘得没影没踪,叫你娃子出门要着吃。昨晚睡到床上,听你大娘说起你,我才想起来。就在十来年前,你还小的时候,咱这里跑土匪,你爹怕土匪来抢,就把积攒下来的三百两银子,埋到您那二亩五分地里,后来土匪刚走,你爹就亡故了。这事你爹对你说过没有?”懒娃说:“没有呀!”王大伯说:“这事你爹只对我说过,别的没有人知道,这是千真万确的事,你赶紧去挖吧!多亏你没把那二亩五分地卖了,要卖了才亏哩!”
懒娃见他说得怪真切,心想:我要能把这三百两银子挖出来,又够我吃喝几年了。于是就请求王大伯给他了一把镢头,每天到地里去挖银子,一下把二亩五分地排住挖了三四尺深,也没挖出银子,他真生气。地既然翻了,就拿了些谷子撒在上面,谁知这地经过深翻后,谷子长得可好了。长长的谷穗都长的想把谷秆压断。到了秋收的时候,他竟一下子收了几石谷子,从此懒娃吃上了香喷喷的新米饭,再也不去讨饭吃了。这一年他除了自己够吃外,把剩余下的谷子卖了,刚好卖了三百两银子。这时,懒娃才恍然大悟。这就是王大伯所说的三百两银子。从这以后,他变了。由懒变勤了。他干活很卖力,打的粮食吃不清,过上了幸福生活,大家再不叫他懒娃了,又给他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勤娃”。
流传地区:栾川乡
讲述者:孙福乐
记录者:孙春红
赞赏二维码

发表评论 (已有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