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瓣

西献公行孝感天地-清嘉庆年间 潭头镇出过一个大孝子他姓任名王官

来源:原创/搜整 发布:大学生 11

清嘉庆年间,潭头镇出过一个大孝子,他姓任名王官,表字西献。他的祖上也是耕读书香之家,从小读书用心,学识长进很快。他的父亲是个教书的,一向家教很严,对他的要求更为严厉。一次有客人来访,他父亲出去迎接,他也赶紧卷起帘子等着客人进屋。他父亲当时就怪他多事,用拐棍打他的头部,当时头破血流,滴湿衣襟,疼痛难忍,他母亲赶紧寻一条生白布扎住伤口。他既没哭,也无怨,仍侍立父亲身旁,表情很平静。连客人都发出感叹,这样的表现比起古人“伯瑜泣杖”的典故也不差。他每天侍奉父母吃饭,每顿端端送送,恭恭敬敬,从来不嫌麻烦。父母上下台阶他都随身搀扶,向来都小心翼翼。

父亲年老害毒疮,疼痛难忍,他试着用嘴轻轻吸吮疮口脓血,父亲就觉得疼得稍轻了点,他就昼夜守候,亲口吸脓来减轻父亲痛苦。连家里人在旁边看见他这样,就忍不住呕吐。他的弟弟请求替他吸脓,他坚决不让,他说:毒疮又脏又臭,吸脓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了的,就让我一人来吧!不要再难为弟弟了。父亲病势沉重,大肠干结,粪干不下,大夫说:依病情,粪便若带甜味,还可服药救治,若带苦味,病就难治了。他就亲口尝父亲粪便,给大夫提供治病依据。

后来他的父母先后病故,他先让父母停柩在家中,通过占卜推算须停柩三年才可入坟,他带领全家守孝三年,天天晚上都睡在父母棺盖之上,一家人三年不食腥味。三年服满葬入祖茔,他每天都要步行墓地绕丘徘徊,久久不忍离去,脸色凄楚,说话咽噎。每逢祭辰,必须斋戒沐浴,顶礼膜拜,常常叹息:死后祭品再丰厚,也不如活着时让他们多享些福。

再后,他的弟弟也病故了,撇下寡媳孤子,他抚养孤侄,如同亲生,上学后教课,教诲更严、更耐心,二十年后,侄儿桂吾也学业大成。经营家务唯勤唯俭,兄弟、子侄、公婆、妯娌相敬如宾,相处亲密无间,几十年保持一门和顺,方远邻里,传为佳话,当地黉门儒士给他家送了一块《伊洛儒宗》的大匾,挂在他家门额之上。

 

流传地区:栾川潭头

讲述者:崔景华

赞赏二维码

赞赏二维码

发表评论 (已有0 条评论)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