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龙门博物馆的纸质汉马车出行图 标价280元
汉马车出行图是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墓室壁画等常见题材,以下将从其分布、内容、意义等方面进行简述:
分布与载体
广泛分布:在全国多地均有出土,如河南南阳、山东、陕西、江苏徐州、四川等地。
多样载体:主要体现在墓室壁画、汉画像石、汉画像砖上,还有帛画、器物画等形式。
内容题材
写实类:反映汉代各种社会出行活动,如出使拜见、祭祀丧葬、生活出行等。像内蒙古呼和浩特和林格尔汉墓壁画、山东嘉祥县武氏祠画像,对死者生前经历有所描绘;山东微山县出土画像石上的送葬图,则是对死者送葬场景的呈现。
想象类:后人想象死者在阴间生活的富贵出行场景,如陕西米脂县官庄的车马出行图中,用模板制作的多名骑吏和多辆轺车,一般不是特定墓主专用。
升仙或神话类:如河南南阳河伯出行、鹿车升仙画像等,展现了当时人们的神话信仰与升仙观念。
艺术价值
雕刻与绘画技法:汉马车出行图运用了多种雕刻与绘画技法,如嘉祥武氏祠的《车马出行图》使用 “减地平面阴线刻” 技法,使得人物内部线条精细传神、外部轮廓清晰明快。
风格特点:画面风格多样,有的气势磅礴,如山东临沂市白庄画像石中的车马出行图,展现出完整车队的宏大场面;有的则细腻写实,如四川邛崃市出土的画像砖上刻画的民间车马出行场景,人物和动物的形态都十分生动。
文化意义
反映社会等级:不同身份地位的人,车马出行的规模和规格不同,如皇帝出行有大驾、法驾、小驾等不同卤簿规制,官员的导从人数、车辆装饰等也都有严格规定,车马出行图直观地反映了汉代的等级制度。
体现礼仪文明:车马出行图中伴随的迎谒、送行等场景,彰显了两汉时期的礼仪文明,也使人们更加直观地看到汉代礼制的具体实施和礼仪器物的使用情况。
赞赏二维码

发表评论 (已有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