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在攻打北京城的时候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一幕。在北京城附近的老百姓不是奋勇反抗,而是纷纷出动,帮助侵略者。有人主动为八国联军建造工程的云梯,有人用独轮车为八国联军送去给养,更多的人在战场上围观。八国联军进攻自己的首都,嘻嘻哈哈指指点点,事不关己,看客模样。
在抗日战争中,同样的现象也屡屡上演。根据剑桥中国史记载,1943年在湖北一位中国司令官抱怨说道,乡民偷偷穿越战线,把猪,牛肉,大米和酒送给日军,乡民情愿让日军统治,也不想在自己的政府下当自由民。
1944年,日本在中国发动一号作战,5万日军攻入河南省,将河南40万汤恩伯大军打得溃不成军。在汤恩伯军队向豫西撤退的时候,历史性的一幕发生了。河南人民蜂拥而动,向撤退的国民党军队发起进攻,他们用菜刀与农具作为武器,到处截杀国民党军队,抢夺他们的武器,甚至缴获了汤恩伯军队的无线电台和大炮。有力的配合了日军的进攻。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近代史上屡屡出现中国人帮助侵略者的现象?回答只有一个,那个时代的政府对民众除了残酷剥削,就是搜刮压榨,让普通老百姓很难产生对国家与政权的认同感。什么叫百姓对国家与政权没有认同感?简单的说,就是百姓认为国家是当权者的,不是自己的。当侵略者侵占国家的时候,百姓认为是侵略者,在抢夺当权者的财产,跟自己没关系,甚至觉得这个当权者不好,说不定换一个当权者更好,于是幸灾乐祸,甚至带路助攻。
因为当权者从来不把国家当成是百姓的家园,他们认为国家是自己的私产,因此百姓也不认为国家是自己的国家,只不过是当权者的私产。既然国家是当权者的私产,那么侵略者侵略国家就是抢夺当权者的资产,与自己有什么关系呢?
这样说来就好理解了。
接下来的问题是,当权者是怎样把自己和百姓分割开来的呢?在清朝末年,由于大量的对外赔款以及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满清政府对民众的苛捐杂税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出了名目众多的苛捐杂税,各行各业都不能幸免。基本上老百姓出门做任何事都要缴纳沉重的捐税,这样的政府怎么能够获得老百姓的认同呢?
抗日战争时期,汤恩伯率部驻扎河南,被当地老百姓称为水旱黄汤。四大害之,水是水灾,旱是旱灾,黄是蝗灾,这都是天灾,但是水旱黄汤4个字里面的这个汤,是指汤恩伯,是指汤恩伯的军队对于河南人民造成的人祸。当时汤恩伯队伍的军纪甚至比日军还更为恶劣。汤军一旦出动,所到之处,犹如蝗虫过境,杀人取乐,绑架勒索,抢劫民财,奸淫妇女,倒卖人口简直就是无恶不作。这样的军队怎么不被当地人民恨之入骨呢?
为什么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最苦难的记忆?因为那个时候的中国政府不但腐败无能,还残酷压榨人民,所以那个时代的中国人人心涣散,麻木不仁,被洋人当做猪狗一样,是可以任意虐待,毒杀甚至屠杀的对象。虽然在清末中国人口已经到了4亿多人的规模,但是这个民族依然毫无尊严可言,依然在哭。
赞赏二维码

发表评论 (已有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