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一章之道可道-《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

来源:搜集
发布/作者:张明
2025-11-03
热度:4
哲悟

《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

今天来讲述《道德经》的第一章,原文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一章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讲解。

第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话翻译成白话文意思就是:道如果可以用语言来描述,那它就不是真正的道;名如果可以用语言来命名,那它就不是真正的名。这里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为什么真正的道就不能用语言来描述?因为真正的道是事物的本体,是形而上的理念或者模型。当某种事物形而上的理念或者模型还没有流变为形而下的实物之前,它是无象无形的,所以不可用语言来描述。

这就好比外星人来到地球,带来了一粒地球上没有的植物种子,在种子还没有长成植物之前,你让地球人用语言去描述这种植物,很显然是描述不出来的。而我们能够用语言来描述的道,用名称来命名或者来代表的事物的概念,皆是建立在形而下的可感知的实物基础之上的,因此它很难准确表达人对事物本体的认知。

第二,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句话其实讲述的是宇宙演化的问题。宇宙是从哪里演化出来的?当然是从无进化出来的,因为无是天地的初始或者根源。所谓天地就是指宇宙,这个无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无形无状的形而上的存在,也就是真正的道。

有了宇宙天地以后,万物才有孕育的基础条件,所以说有是孕育万物的母体。

第三,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当人们探究道达到了无的层面,那么就能领略到道的奥妙了。这个奥妙就是世界万物生长与发展的本质与规律。而有是无的显现,它看得见、摸得着、有形有状,属于形而下的实体。凡有形的实体,当然就能观察到它的边界在哪里。

比如狗这种动物,我们能够知道它与其他动物之间的区别,这种区别就是狗的界限。儒家格物致知,通过对物的格,探究物的边界。比如竹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格它的特性,这样就知道竹子为什么是竹子,而不是桃树,这样就知道了竹子的边界在哪里了。

第四,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句话翻译成白话文意思就是:无和有这两者,它们虽然名称不同,但是根源是相同的,都可以称之为玄妙。如果能不断的钻研深入,玄之又玄,那么就能找到万物奥妙的大门。万物奥妙的大门是什么?其实就是道的大门。而玄之又玄,则是探求道的方法论。

上一篇:解码《抱朴子》内观秘法:从古老智慧到现代身心科学的生命密码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

你有爱心打赏我有激情创作

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

微信打赏二维码

扫码打赏

微信扫描 感谢支持

凡打赏100元可成为本站金牌会员享受人工服务 人工服务项目若干 可接受私人定制等 咨询15896680811

最近支持 随机显示

用户头像 昵称:内***
¥20.00
用户头像 昵称:梨***
¥10.00
用户头像 昵称:内***
¥5.00
用户头像 昵称:大***
¥1.00
用户头像 昵称:赖***
¥10.00

评论区

已有 0 条评论

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