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梁的短文《关于情绪》
勇气,是过当的自尊所导致的弱不禁风。人一不好意思就愚蠢了,这愚蠢又时常体现在故作聪明上。因为恋爱,她一直是谦卑的,她谦卑的心等来的...
三国人物中最聪明的是谁?这个问题候选人有很多,有人说是诸葛亮,有人说是周瑜,有人说是郭嘉,还有人说是司马懿。但是我认为候选人当中应该再加上一个贾诩。为什么要加上贾诩?贾诩既没有郭嘉的奇谋,也没有诸葛亮的格局,更没有司马懿的隐忍,还没有周瑜的英武,但是他却可以操纵乱世,化乱世为己用。
这是什么意思?根据《三国志》的记载,贾诩刚出场的时候官职是不高的,仅仅是一个都尉,后来就去了董卓阵营,注意还不是直接在董卓手下做事,而是在董卓的女婿牛辅手下做事。后来董卓被王允、吕布联手给做掉了,西凉军队从此群龙无首,李傕、郭汜这些人就打算逃跑。这个时候贾诩就站出来说:你们不能逃跑,如果跑了随便一个亭长都能够抓住并处决你们,不如集结军队打回长安,拼死一搏还有一线生机。
于是李傕、郭汜等人就集结军队杀回了长安,干掉了王允,驱逐了吕布,占领了长安。这就是贾诩第一次操纵乱世,如果没有贾诩,那么东汉还能支撑一段时间,至少可以控制西部地区。结果汉献帝刚摆脱董卓的控制又落入到李傕、郭汜的手中。
那么贾诩这么做是真的效忠于李傕、郭汜,想为董卓报仇吗?不是的。西凉军占领长安之后,贾诩主动和李傕、郭汜二人疏远,什么赏赐、封官通通不要,而且还暗中帮助汉献帝。这是为什么?因为贾诩很清楚李傕、郭汜最多嚣张一时,不可能长久,所以就有意和他们划清界限。
因此当初贾诩并不是真心的帮助李傕、郭汜,真心为他们出谋划策,而是为了保全自己。西凉军散了,他自己也会被亭长抓住处决,所以他后来对汉献帝还有一丝愧疚,认为没有他的话,汉献帝就不会再一次落入虎口。
这是贾诩第一次操纵乱世,为自己谋取了最大的利益。后来贾诩离开了李傕、郭汜,投靠了同乡段煨。段煨是个小气的人,总是提防贾诩,害怕贾诩夺自己的权。而贾诩对此也心知肚明,后来张绣招揽贾诩的时候,贾诩就欣然前往。
有人就问贾诩了:段煨待你不薄,为什么这样去对待他?贾诩说:段煨对我确实很好,但是他骨子里面是猜忌我的,所以我离开之后他会很高兴。果然贾诩离开之后,段煨很高兴,对贾诩的家属也非常的照顾。
你以为这种洞察就已经很高明了吗?高明的还在后面。曹操平定兖州之后,调转枪头就开始对付张绣。张绣自知不是对手,就干脆投降了。结果曹操一时没克制住自己的欲望,看见张绣的婶婶颇有几分姿色,便收入了房中,最后是惹恼了张绣,降而复叛,曹操措手不及,大将典韦、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都战死了。
几年之后,曹操和袁绍的关系开始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而袁绍知道张绣和曹操有仇,于是派人招揽张绣,结果贾诩直接拒绝了袁绍,并且劝说张绣再投降曹操。张绣对此很不理解,觉得贾诩是要害他,毕竟他和曹操是有仇的。
贾诩对此解释道:如今曹操和袁绍是势同水火,而袁绍实力强,曹操实力弱,我们如果投靠了袁绍最多是锦上添花,而如果投靠曹操却是雪中送炭,所以曹操一定会摒弃前嫌接纳我们。果然曹操不仅又接纳了张绣,还十分感激贾诩。
那么贾诩是真心投靠曹操吗?不是的,和当初让李傕、郭汜进攻长安一样,贾诩只是在帮自己找一个好的归宿。乱世之中以张绣的实力和能力必然是走不到最后的,而他和张绣是同命相连,所以必须要找一个好的下家。但是自行脱离张绣去投靠曹操的话又会很掉价,所以贾诩就说服张绣投靠曹操。
这是一个对曹操、张绣和他自己来说最优的一个解,而贾诩投靠曹操之后虽然被委以重任,但是他做人一直很低调,上不问而下不答,甚至不与同僚有过多的来往,既明哲保身又受人尊敬。你看曹操其他几位谋臣的下场,郭嘉和荀彧都是劳累至死,而荀攸则是被曹操给逼死了,程昱中途被谭和罢免,只有贾诩的结局是最好的。
所以乱世就像一条汹涌的大河,贾诩就是河上的一片绿叶,任你浪发翻滚,他总是不沉。
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
扫码打赏
微信扫描 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