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从政可治国 从军能安邦 从商能尊神的范蠡
范蠡(公元前 536 年 — 公元前 448 年),字少伯,又名鸱夷子皮、陶朱公,春秋楚国宛地三户邑(今河南南阳淅川县大石桥乡至寺湾镇间)人,是历史上早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
这位人物博学多才,智商超群,辅佐勾践灭吴复国,后人评价他从政可治国,从军能安邦,从商能尊神。三次成为首富,三次用散尽家财,他能上得厅堂当宰相,也能隐居红尘做商人,他临死之前跟孩子们说了几句话,句扎心放到今天依然是金玉良言。
我今天跟您分享一下,咱们共勉。
第一祸就是管住嘴。俗话说祸从口出,你想想商鞅变法让秦国强大这么大的功劳,但最后为啥落了个五马分尸惨死的下场呢?就是因为它变法的时候指着那些王公贵胄的鼻子骂,说人家都是蛀虫,不除干净,秦国就永无宁日。您觉得他这话有毛病吗?说实话一点毛病都没有,但他说的太直白了,从上到下打击大片把满朝文武都给得罪了,一旦有机会人家能不收拾他吗?
您再看范蠡,那就不一样了,他在越国当大夫的时候,连劝谏提醒那都是跪在勾践跟前,毕恭毕敬的说大王,我昨晚做了个梦,梦见吴王夫差在练兵,您说他夫差这是有啥想法吗?他那边一点,勾践那边能不明白吗?真正的聪明人都是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所以咱得记住逢人说话留三分,这才是咱中国人的处世之道。
第二货是贪。您这辈子不能太贪,不然一定会遭反噬。您看秦灭六国一统天下之后,那秦始皇还要找那长生不老药,想永世当皇帝。您再看那和珅有8亿两白银了,还要继续贪,最终结果咋样呢?反过来说这范蠡,越王灭了吴国之后,人家马上辞官,扭头就走连西施也不要了,他太明白这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人满则祸的道理了。您看现在很多人是不是贪欲过大,吃着碗里的还惦记着那锅里的,像不像那狗熊掰棒子,总觉得下一个会更大,到最后一无所有,而且范蠡做生意有秘诀,他是能赚一块只拿5毛,永远给别人留一半。
第三祸就是狂。人要狂傲,骄横必遭天谴,老话说得好,天要让谁灭亡,必先使其疯狂。韩信明知道刘邦猜忌他还要炫耀带兵越多越好,这不找死吗?您再看人家范蠡,辞官临出门之前专门交代下属说,出门别穿绫罗绸缎,见人先弯腰,他可是说到做到,就是在富可敌国当首富的时候,范蠡也是天天粗布麻衣,见了乞丐都要作揖行礼,这可不是虚伪,他是参透了易经64卦当中唯一除了吉就是利一点毛病没有的挂就是“地山谦”,《彖转》说谦卦为有谦虚卑退之美德者,万事皆能恒通。
第四祸就是痴。佛教三毒里的痴就是执念太深,你看李斯被腰斩之前还哭喊着想带大黄狗去打猎呢,您说的傻不傻?再看痴多聪明,该放手的时候就放手一点不含糊,越国赢了,他马上隐退。自己儿子在楚国杀人犯事吃的官司,他宁可花钱赎人,也不执着依靠之前那些老关系。其实执念就像手里的沙子,你抓的越紧,它漏的就越快。最后范蠡还告诉孩子们怎么才能避开这几种祸事的方法。
一、开口说话之前先问自己这话是不是非要说不可?
二、您不管想要啥的时候先等等,如果三天以后还想要,那到时候再下手。
三、就是人在得意的时候,千万要低头看路,看看那脚底下是不是悬崖。
四、就是人在固执的时候算笔账,问问自己执着的东西,用5年的寿命换,您干不干?
上面这些话您听了啥感觉呢?记得留言交流一下。
收藏 打印
版权声明:本站是交互信息网,如是转载,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文章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