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鹤楼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坐落在海拔61.7米的蛇山顶,楼高5层,总高度51.4米,建筑面积3219平方米。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和“天下绝景”之称。黄鹤楼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在三国时期,该楼只是一座“军事楼”,晋灭东吴以后,三国归于一统,该楼在失去其军事价值的同时,随着江夏城地发展,逐步演变成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黄鹤楼楼外铸铜黄鹤造型,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还建有白云阁、象宝塔、碑廊、山门等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散发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神韵。唐代诗人崔颢写过《黄鹤楼》-诗,李白写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使得黄鹤楼自古以来闻名遐迩。
2、岳阳楼
岳阳楼屹立于湖南省岳阳市古城西门城墙之上,其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到唐朝时期始称“岳阳楼”。岳阳楼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滕子京被贬至岳州,当时的岳阳楼已坍塌,滕子京于庆历五年在广大民众的支持下重建了岳阳楼。楼台落成,滕子京又委人画了一幅《洞庭晚秋图》和一封求记书寄给当时的大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范仲淹,请他为楼作记。当时范仲淹正被贬到河南邓州戍边,见其书信后,欣然奋笔疾书,写下了名传千古的《岳阳楼记》。《岳阳楼记》全文 360 余字,字字珠玑,文章情景交融,内容博大,气势磅礴,语气铿锵,尤其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句,哲理精深,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为人们广为传诵。自此《岳阳楼记》名传千古,岳阳楼也名满四方。
3、蓬莱阁
蓬莱阁坐落在山东半岛,自古就有“仙境”之称。传说汉武帝多次驾临山东半岛,登上突入渤海的丹崖山,寻求“蓬莱仙境”,后人就把这座丹崖山唤作“蓬莱”。蓬莱阁古建筑群面积 32000多平方米。主要的建筑有吕祖殿、三清殿、蓬莱阁、天后宫、龙王宫、弥陀寺等,布置得错落有致。蓬莱阁建于北宋,在它的两侧有观澜亭、宾日楼、避风亭、卧碑亭、姜公祠等建筑。蓬莱阁坐北朝南,是一座双层木结构建筑,雕梁画栋,色彩绚丽;阁底环列 16根大红楹柱,阁的上层绕有一圈精巧明廊,可供游人远眺。游人至此,仿佛置身于海天之间,真有出尘超凡之感。在蓬莱阁上,有时可以看到“海市蜃楼”。
4、滕王阁
滕王阁,位于江西南昌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为历代封建士大夫们迎送和宴请宾客之处。滕王阁之所以享有巨大名声,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滕王阁序》。传说当时诗人王勃探亲路过南昌,正赶上阎都督重修滕王阁后,在阁上大宴宾客,王勃当场一气写下这篇令在座宾客赞服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即《滕王阁序》)。王勃作序后,又有王仲舒作记,王绪作赋,历史上称为“三王文章”。从此,序以阁而闻名,阁以序而著称。
现在你了解我国的四大名楼了吧?它们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它们身上有一股浓厚的文化气息。以后你描写相关的名胜古迹的时候,可要注意这一点噢!平时多收集收集相关的资料吧,这对你作文有好处噢,因为从中你能很快地抓住写作的重点。同时,注重相关知识的引用,还能使你的作文富有文化内涵呢!
赞赏二维码

发表评论 (已有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