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瓣

清明闲步-龚炜 数时报节 已届清明 闲步郊原 枝间柳桃 花铺菜麦 春林渐盛 黄莺紫燕

来源:原创/搜整 发布:雨泽 16

清明闲步

龚炜

数时报节,已届清明。闲步郊原,枝间柳桃,花铺菜麦。春林渐盛,黄莺紫燕,何树不啼。春水方生,黛甲素鳞,何波不跃。一切卉木禽鱼之胜,多是文章朋友之资;独惜少年一去不回,为欢常如不及。

本文录自《巢林笔谈》续编卷上。龚炜,字巢林,清昆山人。

清明闲步-龚炜 数时报节 已届清明 闲步郊原 枝间柳桃 花铺菜麦 春林渐盛 黄莺紫燕

挨着节气数下来,又是清明时分了。反正多的是闲时,今日出门到野外去散步,枝头已可见新生的柳叶、初绽的桃花。浓绿的麦田和深黄的油菜花,更将大地铺上了锦绣,真是一派大好春光哪。

林中的百鸟都在唱歌,水里的鱼鳖也开始追逐游戏了,所有植物和动物都现出了勃勃的生气。接触到这一切,真的既能添游兴,也有益文思。

只可惜人的青春却一去不回,能够享受欢乐的时间啊,真是太少太少了。


后文《微山湖上》中谈到了写景抒情,抒情虽不必写景,写景则必得抒情。人们常说此情此景,“此景”若不人人目,不动人心,又怎能被写成文字,抒发作者的襟怀,引起别人的感兴,生出“此情”来?

那篇里又将今人和古人写景抒情的文章比较,说今人的文章是写给大众看的,总不免做作,古人的文章则是写给自己看的,不会有太多做作,龚炜便是一个好例。

龚炜写凄清时是写愁,写“春林渐盛”“春水方生”时,想起青春易逝也还是写愁,看来多愁善感的确是他与生俱来的气质。

但这和“少年不识愁滋味”偏要“强说愁”有所不同,龚炜倒是“识尽愁滋味”而不能“欲说还休”的。

赞赏二维码

赞赏二维码

发表评论 (已有0 条评论)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