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抚仙湖古滇国宝藏
年代:距今约2000年的古滇国国都
或者俞元城遗址
题材:藏宝类
规格:目前已探明的面积达 2.4平方千米
价值:是滇国历史和文化的再现,对于推测其社会发展面貌有重要的考古意义
遗迹发现
抚仙湖位于云南省玉溪南部,是一个十分美丽的湖泊,湖面海拔高度为1721米,总面积为212平方千米,湖水清澈,周围景致怡人。湖畔的村庄里一直流传着飞马、湖怪、水下活人等种种神秘的传说。
1992年,科学家在云南澄江抚仙湖边发现了大量水下人工建筑的遗迹。1995-2000年,职业潜水员、国际二级潜水教练耿卫和职业摄影测量员贺杰,30多次在抚仙湖探险拍摄录像。经他们考察,这一水下建筑群位于抚仙湖东北岸,距湖岸二三百米,面积约七八百平方米。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世界上都知道中国澄江有个抚仙湖,湖底有个神秘的古城。
2001年,考古学家再次深入湖底探查。目前已经探明的古城遗迹面积已达2.4平方千米,主要建筑共有8个,其中有两个高大阶梯状建筑十分宏伟。一个阶梯状建筑分三层,底部宽60米,第二层宽32米,顶层宽18米,整个建筑高为16米,从声呐扫描图上可以看出,它的台阶非常整齐对称。另一座阶梯状建筑气势恢宏,分五层,第一层底部宽63米,第二层宽48米,第三四层倒塌比较严重无法仔细测量,第五层宽 27米,整个建筑高21米,类似于美洲玛雅人的金字塔。在每一层大的台阶之间都有小台阶相连,其中第一级大台阶从底部有一条笔直的小台阶直通而上。
两座阶梯建筑中间还有一条长300多米,宽5-7米的石板路面,用不同形状的石板铺成,石板上还有各种各样的几何图案。
在另外一片区域里还有一座圆形建筑,底部直径为37米,南面偏高,依稀可以辨别出台阶。这座圆形建筑北面倒塌严重,东北面有个缺口,形状与古罗马的斗兽场十分相似。更为奇特的是,在云南晋宁石寨山曾出土大量古滇国时期的青铜器,在这些青铜扣饰上有很多环形台阶式建筑图案,几乎与抚仙湖水底发现的圆形建筑形式一模一样。青铜器上的环形台阶式建筑分上下两层,在台阶上有坐着观看斗牛或者其他表演的观众,第一层有十余人,第二层有三四个人。因此专家认为,这个水下圆形建筑就是扣饰图案描绘的原型。
水下古城建筑与古滇国青铜器扣饰图案的惊人相似,引发了人们对古城身份的猜测。这座水下古城,难道就是那个兴盛了500多年的神秘古滇国?
历史谜团
抚仙湖的神秘现象由来已久,至今在湖畔的村子里仍流传有各种古老的民间传说,真真假假,难分难解。道光《澄江府志》记载,在抚仙湖中,“有物如马状,浑身洁白,背负红斑,丈尺许,时出游水面,迅速如飞,见者屡获吉应”。书中记载的这种“海马”,湖畔不少农民也都见到过,并且由于它的出现,还引发了一段离奇故事。当时社会动乱,回民起义已经攻占了澄江府城,正想打通南路与滇南起义军势力连成一片,然后进攻江川。江川当局听说抚仙湖出现“海马”,认为仙湖出“海马”是祥兆,有马到成功之意。于是江川地方团练首领率部进驻尖山,哪知道他们过分相信祥兆,疏忽大意,反到中了回民起义军的计策而全军覆灭。
据传,抚仙湖水下尸体数不胜数,俨然是一个巨大的天然人体库,奇特的是,这些水下尸体都是斜站着,而且男尸前倾,女尸后仰,还会随着水的流动而游动,好像活人一般。但在2001年进行的抚仙湖潜水考察中,却没发现一具这样的木乃伊。
抚仙湖的奇特还不仅于此,它曾先后两次发生飞机坠机事件。抗日战争时期,一架国民党飞机执行任务后打算返回昆明呈贡机场。当时,飞机驾驶员已经看见机场跑道,并已和机场地面取得联系,可却鬼使神差地撞到抚仙湖畔的老虎山上,机毁人亡。20世纪80年代初,一架军用飞机飞临抚仙湖上空时,突然失去控制坠落湖中。机上两名驾驶人员,没来得及采取任何应急措施就随飞机沉入抚仙湖底。至今,这两起飞机坠毁事件的原因仍是个谜,抚仙湖也因此被列为航空禁区。
背后的故事
抚仙湖出现的众多神秘现象,使人们很自然地联想到那深邃的湖底。抚仙湖底到底有什么东西?奇特的“海马”、湖底的木乃伊,还有那神秘的坠机事件,是不是也与湖底相关?
相传抚仙湖原本是一个很大的坝子,坝子里有一个繁华的城池。一天,一场水漫金山一样的大水淹没了坝子,热闹非凡的城池就在这场灾难中沉入水底。据传人们在湖上行船,风平浪静时能看到城墙。
在抚仙湖北岸还有一个叫镇海营的村子,他们村名的由来和那个神秘古城密切相关。据村民说,澄江县县城原不叫澄江,最早是叫河阳县,那时的河阳县也并没有抚仙湖。一天,河阳县突然来了一个疯道士,走到县府衙门时,突然看见衙门前有一对大石狮子,张口就说:“狮子眼睛红,说说水晶宫。”随即又满大街喊叫起来。事过不久,果然石狮子的眼睛发红了,结果整个河阳县城开始向下陷沉,冲天的大水平地而起,淹没了街道和房屋,人们四处逃难。有一家老两口,无儿无女,家里很穷,只养着一头猪。老两口逃跑的时候拉着猪一齐跑。但是他们跑到哪个地方,水就淹到哪个地方,直到老两口跑到一个小塘上,实在跑不动了,就说:“淹死也是死,再跑也是活不成,我们就坐在这里吧。”身后的猪也跟着停下来,奇怪的是,水就在他们身边停了下来,再也没有漫过这个小塘,据传这头猪就是传说中抚仙湖里的金猪。后来老两口停下来的小塘就成了现在的镇海营,镇海营就是把海镇住,原来的那个县城就这样永远沉睡在水底了。
考古学家通过研究古滇文明的青铜器图案发现,古滇人的建筑主要是以杆栏式建筑为主,这种杆栏式建筑就是先用竹木搭成房架,底层悬空,再修墙而形成的建筑。湖底建筑与青铜器图案的惊人吻合,说明抚仙湖水下古城一定与古滇文明有着直接的联系。
那么,这座古城到底是历史上的哪座城市?在云南澄江县历史上,有史可查的有3个城市,其中最早的是俞元古城。早在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西汉王朝就在这里设立了俞元县,但俞元古城在地球上却神秘地消失了。即使俞元建制变更地名,也应有所记载,但南北朝后俞元古城信息中断,俞元城到底哪里去了呢?这座水下古城会不会就是俞元古城呢?也有人认为,抚仙湖底的古称是古滇国时期的某个大城市,还有人认为抚仙湖水下古城是滇王离宫……
总之,关于水底古城的身份至今仍没有定论,只给人们留下了一团难以捉摸的迷雾。
赞赏二维码

发表评论 (已有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