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戌本《红楼梦》:隐藏在印章与年份里的秘密 它究竟是真本还是伪造?

来源:原创
发布/作者:洪振霞
2025-09-30
热度:5
史鉴

提起《红楼梦》的版本,“甲戌本” 始终是红学界绕不开的焦点。作为带有脂砚斋批语的早期版本之一,它的发现、传承与争议,像一部悬疑剧,藏着太多未解之谜 —— 它是如何从清代流传至今?首页的六枚印章背后有怎样的人物纠葛?“甲戌年” 究竟指向哪一年?又为何有人质疑它是书商伪造?今天,我们就循着时间轴与人物关系,揭开甲戌本的神秘面纱。

一、甲戌本的 “时间密码”:三个关键年份的争议

要读懂甲戌本,首先要理清 “甲戌年” 的指向。根据中国天干地支纪年法,每 60 年为一个周期,而与甲戌本相关的三个 “甲戌年”,至今仍争议不断:

1754 年(乾隆年间):这是红学界普遍认可的年份。此时清朝国力强盛,正值 “国泰民安” 的太平盛世,可《红楼梦》中多次提及 “末世”,若甲戌本诞生于这一年,“盛世” 与 “末世” 的矛盾显得十分牵强。

1694 年(康熙年间):这一时期更贴合小说中 “末世” 的设定,社会动荡初显,与《红楼梦》中贾府的衰落轨迹有微妙呼应。但关键问题在于 ——1694 年时,曹雪芹尚未出生(普遍认为曹雪芹生于 1715 年左右),若甲戌本成书于此时,作者归属便成了巨大疑问。

1634 年(晚明时期):明朝最终灭亡于 1662 年(永历帝被绞杀),1634 年已属明末乱世,看似也符合 “末世” 背景。但同样存在时间悖论:此时距离曹雪芹生活的年代相差近百年,完全无法与《红楼梦》的创作时间线衔接。

三个年份各有依据,却又各有矛盾,这为甲戌本的起源蒙上了第一层迷雾。

二、甲戌本的 “传承脉络”:从马家嫁妆到胡适收藏的人物链

甲戌本的现代发现,始于 1927 年 —— 胡适在这一年偶然发现了它,并花重金买下,由此开启了对《红楼梦》版本的溯源研究。而要追溯它在清代的流传,就不得不梳理一条关键的人物关系链:

1. 核心人物:刘铨福与马仿湄夫妇

刘铨福:字子重,清代收藏家,痴迷古玩字画。他是甲戌本明确记载的早期藏家之一,其印章清晰地盖在甲戌本首页(按古代藏书习惯,印章位置越靠下,时间越早,刘铨福的印章位于第二顺位)。

马仿湄:刘铨福的妻子,字仿湄,出身于藏书世家。她的印章(“仿湄”)排在甲戌本首页第三顺位,早于刘铨福的印章,这暗示她可能比丈夫更早接触到甲戌本。

2. 背后的家族渊源:刘家与马家的藏书传统

马家的 “书香根基”:马仿湄的父亲马叔奎,祖上及儿子均在翰林院任职,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接触珍稀书籍,是清代有名的藏书家。因此有说法认为,甲戌本最初是马家的 “传家宝”,马叔奎将其作为嫁妆,送给女儿马仿湄;待马仿湄嫁给刘铨福后,甲戌本便归刘家所有,刘铨福这才盖上了自己的印章。

刘家的 “偶然所得说”:另一派观点则认为,甲戌本最早的持有者是刘铨福的父亲刘卫坦(字宽夫)。台湾中央图书馆藏有的《王雪澄日记手稿》中记载:“大兴刘宽夫(刘卫坦)得知京中打鼓担(收破烂的担子)上有《红楼梦》后半部原稿,欲高价购之而不得”,还提到 “朱癖红楼原稿,其目如林,黛玉寄养荣国府,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与现行者不同”—— 这段记载暗示刘卫坦曾关注过《红楼梦》早期版本,甲戌本可能是他从民间收购而来。

两种说法各有依据:马家嫁妆说有 “仿湄” 印章的时间顺序支撑,刘家所得说有《王雪澄日记》作为文献佐证,但至今没有确凿证据能判定哪一种更接近真相。

3. 首页的 “未解之谜”:两枚无名印章

甲戌本首页共有六枚印章,除了已知的胡适(第一顺位)、刘铨福(第二)、马仿湄(第三)、刘铨福的字 “子重”(第四)之外,第五、第六枚印章的归属至今成谜。既无文献记载,也无字迹可考,这两枚印章是谁所盖?他们在甲戌本的传承中扮演了什么角色?这些问题至今仍未找到答案。

三、甲戌本的 “版本争议”:是真本孤品,还是书商伪造?

尽管甲戌本被视为研究《红楼梦》的重要版本,但关于它 “真实性” 的质疑从未停止,核心争议点集中在 “是否为书商伪造”:

1. 质疑的核心证据:混乱的抄本与批语

抄书人笔迹不一:甲戌本共四册(第一册 1-4 回,第四回不全;第二册 5-8 回;第三册 13-16 回;第四册 25-28 回),经学者比对,抄书人的笔迹并非统一,不同回目的字迹差异明显,不像是出自同一人或同一时期的抄手。

批语混乱复杂:甲戌本中既有黑色批注,也有红色脂批(脂砚斋批语),且批语风格、字迹各不相同。有学者统计,所有 “脂评本”(含脂批的《红楼梦》版本)中,批书人至少有十几位,甲戌本除了脂砚斋,还出现了其他不知名批书人的痕迹,这与 “早期孤本” 应有的统一性相悖。

2. 伪造的动机推测:为抬高价格添加批语

质疑者认为,清代书商为了让《红楼梦》抄本更具价值、卖出更高价格,可能故意伪造 “早期版本”—— 在普通抄本中添加脂砚斋等批语,伪造名人印章,营造 “珍稀孤本” 的假象。甲戌本中混乱的笔迹和批语,恰好成了 “伪造说” 的重要依据。

3. 支持 “真本说” 的理由:不可复制的早期信息

也有学者坚持甲戌本为真本,理由是它记载了一些后期版本没有的关键信息。例如《王雪澄日记》中提到的 “秦可卿淫丧天香楼”,在现行《红楼梦》版本中已被删减,而甲戌本的批语中隐约提及这一情节,与日记记载相互印证,说明它可能保留了《红楼梦》的早期面貌。

四、结语:甲戌本的秘密,仍是《红楼梦》的未解之题

从 1927 年胡适发现甲戌本至今,近百年过去,关于它的争议从未平息:年份无法完全确定,传承脉络存在断点,真实性仍有质疑。但正是这些争议,让甲戌本成为研究《红楼梦》的 “活化石”—— 它像一面镜子,照见了《红楼梦》版本流传的复杂历程,也反映出红学研究的严谨与执着。

甲戌本究竟是真本还是伪造?它背后的两枚无名印章属于谁?“甲戌年” 的真正指向是什么?这些问题或许还需要更多文献的发现、更细致的考证才能解答。但无论答案如何,甲戌本都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得以窥见《红楼梦》创作与流传的冰山一角,也让这部古典名著的魅力,在一次次探索与争议中愈发深厚。

上一篇:秘境寻踪:那些藏在真实世界里的‘未知角落’ 藏着比传说更动人的答案

下一篇:西安出土李建成墓志铭:为何说它揭开了李世民的真实为人?

你有爱心打赏我有激情创作

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

微信打赏二维码

扫码打赏

微信扫描 感谢支持

凡打赏100元可成为本站金牌会员享受人工服务 人工服务项目若干 可接受私人定制等 咨询15896680811

最近支持 随机显示

用户头像 昵称:大***
¥5.00
用户头像 昵称:大***
¥100.00
用户头像 昵称:大***
¥5.00
用户头像 昵称:张***
¥100.00
用户头像 昵称:梨***
¥20.00

评论区

已有 0 条评论

分享你的看法